[联谊报]深化改革增强公立医院公益性
发布时间:2013-03-11 17:08:46
|
作者: 民建浙江省委会
公立医院是“医保、医药、医疗”改革“三轮驱动”中的关键一环。为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精神,我省必须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增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更好地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增强公立医院改革的政府刚性主导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强化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目的和应履行的职责,切实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等6个方面财政投入政策;加强刚性约束,建议将其纳入省政府医改领导小组对下一级政府的医改责任书,并设置统计口径,防范数字游戏;加强部门协同,进一步完善财政保障、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医保政策调整等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建立与医院绩效管理业绩、社会满意度、病人医药费用负担相挂钩的财政投入机制,增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财政投入保障和政策导向。
统筹推进公立医院支付方式和相关改革
根据省人力社保厅、卫生厅、发改委、财政厅、物价局联合下发的《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实施意见》,推进总额控制下的多种付费方式改革;科学设定合理的可持续的相关费用控制指标,积极探索健全监管机制,发挥医疗保险政策调节和医保机构对医疗行为、医药费用的调控制约作用;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和临床路径,引导病人分级诊疗,推行药品用量动态监测、超常预警、用药审批、处方点评等制度;加强相关领域改革,建议政府在指导推进医院药品零差价的同时,同步指导推进药品流通领域改革,防止相关领域的漏洞影响公立医院改革。
探索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科学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是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的重要举措。一是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政府考核体系。要遵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将绩效目标与我省的公立医院发展阶段目标挂钩。在现有考核制度基础上,可推广委托第三方形式的社会满意度调查测评,将体现社会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等公益性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从政策制定、措施落实、医院反应、医务人员积极性、改革进展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以体现公益性为核心的、符合浙江实际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医院财政补偿、工作人员平均收入水平等挂钩。二是完善科学合理的内部收入分配机制。关注医院动态的医疗服务、经营水平等方面的全面评价,加快建立以医疗服务量、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员工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同时考虑医疗服务行业的特点,在绩效工资总量和分配比例确定上给医院更多的自主权。
研究缓解公立医院缺编的措施
一是要积极向中央编办反映,根据我国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和公立医院普遍编制不足的现状,尽快修订出台相应的医院机构编制标准,为地方核编提供依据。
二是我省先试先行出台与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核编标准。作为公立医院改革先试先行省,建议省政府组织省编办会同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等相关部门,根据我省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情况,与公立医院改革同步先试先行,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核编标准。在设置标准中,统筹考虑服务人口量、医院床位数、门急诊量等综合情况并科学设置不同权重;统筹考虑承担科研教学、公共卫生、城市医院支援农村、援外援建等公益性、政府指令性和院外工作任务所需编制;统筹考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流动人口就医对象的增加等新的因素变化合理核编。在定编基础上,按实核定、动态调整,把一定权限下放,为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提供人才组织保障。研究出台促进医卫人员下沉并扎根于县及县以下医疗服务机构的政策,探索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医生自由执业制度,允许优秀医生流动。
增强公立医院改革的政府刚性主导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强化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目的和应履行的职责,切实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等6个方面财政投入政策;加强刚性约束,建议将其纳入省政府医改领导小组对下一级政府的医改责任书,并设置统计口径,防范数字游戏;加强部门协同,进一步完善财政保障、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医保政策调整等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建立与医院绩效管理业绩、社会满意度、病人医药费用负担相挂钩的财政投入机制,增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财政投入保障和政策导向。
统筹推进公立医院支付方式和相关改革
根据省人力社保厅、卫生厅、发改委、财政厅、物价局联合下发的《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实施意见》,推进总额控制下的多种付费方式改革;科学设定合理的可持续的相关费用控制指标,积极探索健全监管机制,发挥医疗保险政策调节和医保机构对医疗行为、医药费用的调控制约作用;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和临床路径,引导病人分级诊疗,推行药品用量动态监测、超常预警、用药审批、处方点评等制度;加强相关领域改革,建议政府在指导推进医院药品零差价的同时,同步指导推进药品流通领域改革,防止相关领域的漏洞影响公立医院改革。
探索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科学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是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的重要举措。一是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政府考核体系。要遵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将绩效目标与我省的公立医院发展阶段目标挂钩。在现有考核制度基础上,可推广委托第三方形式的社会满意度调查测评,将体现社会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等公益性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从政策制定、措施落实、医院反应、医务人员积极性、改革进展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以体现公益性为核心的、符合浙江实际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医院财政补偿、工作人员平均收入水平等挂钩。二是完善科学合理的内部收入分配机制。关注医院动态的医疗服务、经营水平等方面的全面评价,加快建立以医疗服务量、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员工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同时考虑医疗服务行业的特点,在绩效工资总量和分配比例确定上给医院更多的自主权。
研究缓解公立医院缺编的措施
一是要积极向中央编办反映,根据我国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和公立医院普遍编制不足的现状,尽快修订出台相应的医院机构编制标准,为地方核编提供依据。
二是我省先试先行出台与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核编标准。作为公立医院改革先试先行省,建议省政府组织省编办会同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等相关部门,根据我省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情况,与公立医院改革同步先试先行,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核编标准。在设置标准中,统筹考虑服务人口量、医院床位数、门急诊量等综合情况并科学设置不同权重;统筹考虑承担科研教学、公共卫生、城市医院支援农村、援外援建等公益性、政府指令性和院外工作任务所需编制;统筹考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流动人口就医对象的增加等新的因素变化合理核编。在定编基础上,按实核定、动态调整,把一定权限下放,为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提供人才组织保障。研究出台促进医卫人员下沉并扎根于县及县以下医疗服务机构的政策,探索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医生自由执业制度,允许优秀医生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