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民建杭州市委会建议系统规划城区应急疏散避难场所
发布时间:2015-08-21 12:24:51
|
作者: 民建杭州市委会
城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是对突发公共事件,诸如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以及战争灾害引起的各类事件发生后的供人们紧急避难的集聚地。
现状
建一个合格的紧急避难集聚地,并不是随意找一块空地就可以的,而必须具备一定的功能设施。首先要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另外还要可供居民紧急疏散和临时生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最起码应具备简易安置区、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的设施、应急供水供电设施、应急排污和应急厕所等,在此基础上可增设应急消防设施、物资储备设施和指挥通信设施,甚至增加应急停机坪、应急洗浴设施等。
当前,避难场所主要有固定(长期)避难场所和紧急(临时)避难场所,紧急主要针对社区级。可以细分为:室外应急场所,主要针对地震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室内应急场所,主要针对防台、防洪、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依据南方城市灾害特点,区级应急避难场所容纳人数为5000~10000人、街道级应急避难场所容纳人数为2000~5000人、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容纳人数为小于2000人。应急疏散避难场所选址应处于建(构)筑物倒塌范围之外,保持疏散道路畅通;避让地质与洪涝灾害易发地区、高压线走廊区域,远离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仓库、厂房等区域;以居住区、学校、大型公共建筑等人口相对密集区域的人员30分钟内步行到达为宜。
问题
防灾减灾的体制不顺。国家、省、市和区级均有减灾委、应急办,减灾委和应急办在职能上有较多重叠,特别是到了区级政府,应急办办公室设在政府办,而减灾委办公室则设在民政局。
防灾减灾专业能力不足。城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涉及部门多,专业要求高,特别是涉及到规划、建设方面的问题,仅仅靠民政部门是难以起到实效的。
城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建设资源有限。特别是对老、旧城区来讲,资源特别有限。杭州市从2005年开始,除民防工程外,真正意义上的应急疏散避难场所寥寥无几,且这方面的资源因管理主体的原因,通常使用率偏低。
城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的管理需加强。现在区、街道及社区中所建设的避灾安置场所有部分是设在人防工程内的,实际管理中,这部分资源利用率并不高,需加强整合。
城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建设需系统规划。为提高城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需要规划部门做好前期规划,只有充足的规划才能做到合理建设。
城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建设意识需提高。很多城区多年未发生重大特大公共事件,城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的需求也就没有十分凸显,但从居安思危的角度出发,应高瞻远瞩地做好城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建设,这方面政府、团体、群众都应提高意识。
建议
加强研究。应急疏散避难场所的建设是个新生事物,正处在探索和尝试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加大理论研究力度。研究扩大地下空间开发成为应急疏散避难场所的渠道,从规划、建设、管理及融资的角度分析研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难点。通过理论研究,促进城市应急救援、突发事件防御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
规划保障。一是两结合工程规划。结合对上城区目前城市公园、广场、绿地、商业娱乐设施地下空间的开发;结合城市地下轨道交通设施建设。尤其可在望江地块、山南地块的建设中给予充分考虑。二是加大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人防工程的开发利用,作为灾时,尤其是战争灾害时的应急疏散避难场所。人防工程有较完备的应急救援设施和指挥通讯设施,有规划要求的应急设施设备可及时转换或有实施转换的功能。
资金保障。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非营利基础设施项目,应纳入社会发展计划,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建立多元、多渠道投入保障机制,对平时可进行营利性经营的基础设施项目,可适当引导民间投资者参与开发,辅以政策优惠,积极推向市场,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此外,还可尝试组织和引导民间投资支持地下空间开发与建设应急避难场所,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目标。
应急保障。一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积极推进社区级应急预案的制定,加强应急预案机制建设,对区属重要行业、企业和单位要编制应急预案,形成覆盖全面的预案体系。二是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整合资源、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建立区级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平台,统筹各部门的救援资源。三是推进应急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落实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部位的应急管理工作,促使应急预案进社区和机关。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运有机制、善后有措施,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四是推行应急避难场所的科学管理。应急办、防灾减震、民政局、人防办、城管等部门应会同当地社区及相关管理部门,保障应急避难场所平时功能和应急使用,保证应急避难场所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宣传保障。通过各种形式进行防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和人员防护技能的训练,提高市民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锻炼和提高市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要适时组织居民开展应急避难演习,让老百姓知道每个区域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让人民群众熟悉应对灾难的应急避难方法和措施,以保障灾难来临时群众有序避难。
物资保障。构建应急物资的储备网络和救灾物资综合保障体系,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日常管理由其权属或管理单位负责,并按规定对应急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其完好,以便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启用。
现状
建一个合格的紧急避难集聚地,并不是随意找一块空地就可以的,而必须具备一定的功能设施。首先要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另外还要可供居民紧急疏散和临时生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最起码应具备简易安置区、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的设施、应急供水供电设施、应急排污和应急厕所等,在此基础上可增设应急消防设施、物资储备设施和指挥通信设施,甚至增加应急停机坪、应急洗浴设施等。
当前,避难场所主要有固定(长期)避难场所和紧急(临时)避难场所,紧急主要针对社区级。可以细分为:室外应急场所,主要针对地震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室内应急场所,主要针对防台、防洪、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依据南方城市灾害特点,区级应急避难场所容纳人数为5000~10000人、街道级应急避难场所容纳人数为2000~5000人、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容纳人数为小于2000人。应急疏散避难场所选址应处于建(构)筑物倒塌范围之外,保持疏散道路畅通;避让地质与洪涝灾害易发地区、高压线走廊区域,远离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仓库、厂房等区域;以居住区、学校、大型公共建筑等人口相对密集区域的人员30分钟内步行到达为宜。
问题
防灾减灾的体制不顺。国家、省、市和区级均有减灾委、应急办,减灾委和应急办在职能上有较多重叠,特别是到了区级政府,应急办办公室设在政府办,而减灾委办公室则设在民政局。
防灾减灾专业能力不足。城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涉及部门多,专业要求高,特别是涉及到规划、建设方面的问题,仅仅靠民政部门是难以起到实效的。
城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建设资源有限。特别是对老、旧城区来讲,资源特别有限。杭州市从2005年开始,除民防工程外,真正意义上的应急疏散避难场所寥寥无几,且这方面的资源因管理主体的原因,通常使用率偏低。
城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的管理需加强。现在区、街道及社区中所建设的避灾安置场所有部分是设在人防工程内的,实际管理中,这部分资源利用率并不高,需加强整合。
城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建设需系统规划。为提高城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需要规划部门做好前期规划,只有充足的规划才能做到合理建设。
城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建设意识需提高。很多城区多年未发生重大特大公共事件,城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的需求也就没有十分凸显,但从居安思危的角度出发,应高瞻远瞩地做好城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建设,这方面政府、团体、群众都应提高意识。
建议
加强研究。应急疏散避难场所的建设是个新生事物,正处在探索和尝试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加大理论研究力度。研究扩大地下空间开发成为应急疏散避难场所的渠道,从规划、建设、管理及融资的角度分析研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难点。通过理论研究,促进城市应急救援、突发事件防御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
规划保障。一是两结合工程规划。结合对上城区目前城市公园、广场、绿地、商业娱乐设施地下空间的开发;结合城市地下轨道交通设施建设。尤其可在望江地块、山南地块的建设中给予充分考虑。二是加大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人防工程的开发利用,作为灾时,尤其是战争灾害时的应急疏散避难场所。人防工程有较完备的应急救援设施和指挥通讯设施,有规划要求的应急设施设备可及时转换或有实施转换的功能。
资金保障。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非营利基础设施项目,应纳入社会发展计划,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建立多元、多渠道投入保障机制,对平时可进行营利性经营的基础设施项目,可适当引导民间投资者参与开发,辅以政策优惠,积极推向市场,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此外,还可尝试组织和引导民间投资支持地下空间开发与建设应急避难场所,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目标。
应急保障。一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积极推进社区级应急预案的制定,加强应急预案机制建设,对区属重要行业、企业和单位要编制应急预案,形成覆盖全面的预案体系。二是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整合资源、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建立区级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平台,统筹各部门的救援资源。三是推进应急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落实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部位的应急管理工作,促使应急预案进社区和机关。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运有机制、善后有措施,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四是推行应急避难场所的科学管理。应急办、防灾减震、民政局、人防办、城管等部门应会同当地社区及相关管理部门,保障应急避难场所平时功能和应急使用,保证应急避难场所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宣传保障。通过各种形式进行防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和人员防护技能的训练,提高市民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锻炼和提高市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要适时组织居民开展应急避难演习,让老百姓知道每个区域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让人民群众熟悉应对灾难的应急避难方法和措施,以保障灾难来临时群众有序避难。
物资保障。构建应急物资的储备网络和救灾物资综合保障体系,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日常管理由其权属或管理单位负责,并按规定对应急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其完好,以便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