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媒体报道
我的位置:主页  > 宣传教育 > 媒体报道
[中国经济时报]胥和平:创新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发布时间:2015-12-11 11:20:50
  |  
作者: 牛福莲 王晶晶
    我们仍是一个高质量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的国家。企业大量生产的东西,很多不是百姓需要的,不是有效供给。一方面是同质性的、低水平生产能力的大量过剩,另一方面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高水平的供给能力不足。为什么要到日本买马桶、到德国买菜刀,原因就在此。

    12月8日,国家科技部原办公厅巡视员、调研室主任胥和平出席于浙江宁波举办的“民建浙江非公经济前沿圆桌会议”。在作主题演讲时胥和平指出,在当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企业谋划未来发展时需要把握好几个问题:一是把握全球发展的大趋势,二是加快转型发展,三是重视商业模式创新。

    把握全球经济发展大趋势

    胥和平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把握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全球产业大变革,这是我们需要把握的根本性问题。

    近两年,有关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的问题引起各方面深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就像体育比赛换到了一个新场地,如果我们还留在原来的场地,那就跟不上趟了。

    他认为,新一轮产业变革方向非常明确:能源要转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制造要转向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新制造体系;生物要转向生物经济、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等新生物产业。这些变革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其中包括了新的发展方向,也包括了新的发展理念。企业需考虑未来发展,如果不考虑这些问题,只是用原来的思路、原来的模式,在原有的框架下关起门来思考问题,可能犯方向性错误。

    加快产业转型是未来发展核心问题

    胥和平认为,多年来,大家都在谈中国经济必须尽快实现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现在更突出的问题是转型发展,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紧迫、最为本质的问题。

    现在大家都在关注产能过剩问题。必须考虑的是,这是什么样的产能过剩?其实我们仍是一个高质量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的国家。企业大量生产的东西,很多不是百姓需要的,不是有效供给。一方面是同质性的、低水平生产能力的大量过剩,另一方面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高水平的供给能力不足。为什么要到日本买马桶、到德国买菜刀,原因就在此。

    因此,胥和平认为,要紧的不是在原有技术路线和发展框架下进行升级,而是基于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产业转型。这也是中央提出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加快转型、换场子,按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讲法,就是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胥和平认为,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一轮产业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产业和商业模式的转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提质增效、加强管理能够解决的,很多原有的东西要变革甚至放弃。

    “说到产业转型,很多人把制造业和服务业、传统经济和新兴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对立起来谈,这个谈法的角度有问题。”胥和平说,对一个大国来讲,实体经济、制造业永远是基础,问题不是要不要做实体经济、要不要做制造业的问题,而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胥和平认为,全球变革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的产业转型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可能短期内完成。这就意味着,面对经济新常态,企业不能着急,要做好过冬的准备,而且这个冬天可能很漫长。新的能源结构调整,新的制造体系和新的产业链,以及新的消费方式等,不可能一蹴而就。

    胥和平提醒企业家,产业转型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超前部署。要看清大格局,看清未来行业发展的动向。二是要有积极心态。未来十年对新产业框架和格局的形成极为重要。

    要在技术和模式创新两个方面寻求突破

    “中国发展制造业仅仅发展三十年,取得巨大成就,今天遇到的问题是发展的自然结果,不是我们搞错了什么,而是到了必须加快升级、转型的时候。浙江服装业、小商品业等产业发展很有代表性。”胥和平说,制造业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提高技术素质和质量效益。通俗地讲就是把好东西造出来。这要求加强工业基础,特别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要补工业1.0、2.0、3.0的课,还要加快跟上4.0的步伐。

    “同时,要深刻认识到,当代产业转型的一个深刻背景是产业融合,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导致新型业态的快速形成,如制造业的服务化,或者是服务型制造。这就是商业模式的变革。”胥和平说,业态融合之后,盈利模式也发生改变了,制造业盈利点很可能在别的地方。制造业企业要突破原有生产、服务和盈利模式。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建立产业生态系统,通过“互联网+制造”,把智能制造、网络化服务、增值服务、平台型经济发展起来,把新型生态系统做起来。通俗地讲,就是要在制造业之外寻找制造业的突破,要在企业围墙之外寻找企业的突破。

    推动创新要积极稳妥

    “当下大家对创新的关注度和积极性都很高,很多企业也都在谈创新驱动,但是有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你现在拿到的最先进的技术,五年以后它是否依然先进呢?”胥和平给企业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创新要跳“小步舞曲”,要谨慎操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主要依靠引进先进技术、实现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制造大国。”胥和平说,今天到了必须依靠创新才能驱动发展的阶段。真正的创新要比引进装备制造困难得多,创新就要探索,探索就会失败。“绝大部分创新都是会失败的,这是规律,并不是每个创新企业都会成功。对此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企业该如何行动?胥和平认为,新技术、新市场具有极大不确定性,新产业和投资模式不成熟,不能头脑发热,不能用大规模制造的思路来搞。因此,建议企业一是积极推进,二是谨慎掏钱,三是绝不押宝。

    胥和平最后指出,民营企业最接地气,最富有创新能力。民营企业创新要有信心,对中国的转型发展一定要有信心。中国从三十年前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发展到今天,未来也一定可以克服种种困难走向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