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住浙全国政协委员建言实体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7-03-14 15:20:43
|
作者: 本报特派记者 张丹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全国两会期间,住浙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围绕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建言献策。
南存辉:持续强化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
全国政协常委南存辉一直坚信,振兴实体经济,需要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今年,正泰输配电公司新入职了两名“四肢发达、头脑灵活”的特殊工人——两台焊接机器人。一台焊接机器人投入应用后至少可以替代5个产业工人,不但焊缝更美观,还能大幅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
“中国已成为制造大国,要成为制造强国,必须朝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这需要更加精细的制造与管理手段。”南存辉认为,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买方市场到来,企业除了要考虑生产效益之外,更应想方设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化、时效性要求。智能制造是手段,要体现“互联网+”思维,“新的应用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在不断涌现,未来能不能持续推进产业升级、保持竞争优势,关键还看能否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汤黎路:推动跨省跨区电能参与市场化交易,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在新常态下,企业利润增速减缓,对成本的敏感度也在提高。
全国政协委员汤黎路调研发现,近年来,随着“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等工程的实施,我国的跨省跨区电量规模逐渐增大。2016年,国家电网区域跨省跨区电量已达6513.6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降低电力价格,加快电力体制改革进程。”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为加快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促进跨省跨区电能的市场化交易,印发了《关于完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跨省跨区电能通过协商或市场化交易方式确定送受电量和价格。浙江积极贯彻落实,先行先试,在落实国家能源战略,确保跨省跨区清洁电能优先消纳的前提下,推动跨省跨区电能参与市场化交易,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和成效居于全国前列。2016年,直接交易电量达到750亿千瓦时,约占全省售电量的25%,全年降低工商企业用电成本41.5亿元,惠及企业超过5.45万家。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有力地扶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
汤黎路认为,跨省跨区电能参与市场化交易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机制上探索解决当前严重的弃水、弃风、弃光等问题;有利于电力净输入省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电力直接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亟须省内外电能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为此,他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出台具体政策措施,明确要求跨省跨区大型水电、核电等发电企业响应文件精神,按照市场化原则,平等参与各消纳省的市场竞争。同时,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跨省跨区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机制,在保障其电量有效消纳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方式,使电价逐步过渡到由市场确定的方式。
陈小平:运用好债转股方式降低企业杠杆率,修复实体经济行稳致远动力
去杠杆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全国政协委员陈小平调研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真正运用好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有助于逐步降低企业杠杆率,化解金融业潜在风险,修复实体经济行稳致远动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趋缓、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企业高负债和银行高不良贷款率两大问题交织,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转型和金融稳定的重大隐患。陈小平说,从企业角度看,债转股可以改善企业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状况,帮助企业重新走上健康发展轨道;从银行角度看,通过债转股,信贷企业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状况改善后,可以恢复还贷能力,减少银行损失。
“当前债转股中面临的主要难点和问题是,转股规模受到法律、资本、目标企业数量和规模限制,转股企业选择的道德风险难以防范,股权退出机制不够完善。”陈小平建议,吸取上一轮债转股的经验教训,完善债转股顶层设计,明确债转股企业的基本要求、银行持股比例限制,明确相关法律关系,制定出台支持债转股的税费减免政策措施,推动债转股顺利实施。
他还建议,在操作层面,要完善债转股企业筛选机制和退出机制。制定出台企业门槛标准,规范筛选流程,严格按照标准谨慎选择债转股企业,坚决将落后产能及低劣企业排除在外,防止债转股成为“免费的午餐”。进一步发挥传统方式对股权退出机制的作用,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股权退出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和转让渠道,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积极对接债转股。同时可探索实践债转优先股方式,建立市场化的优先股交易和转让机制。
南存辉:持续强化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
全国政协常委南存辉一直坚信,振兴实体经济,需要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今年,正泰输配电公司新入职了两名“四肢发达、头脑灵活”的特殊工人——两台焊接机器人。一台焊接机器人投入应用后至少可以替代5个产业工人,不但焊缝更美观,还能大幅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
“中国已成为制造大国,要成为制造强国,必须朝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这需要更加精细的制造与管理手段。”南存辉认为,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买方市场到来,企业除了要考虑生产效益之外,更应想方设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化、时效性要求。智能制造是手段,要体现“互联网+”思维,“新的应用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在不断涌现,未来能不能持续推进产业升级、保持竞争优势,关键还看能否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汤黎路:推动跨省跨区电能参与市场化交易,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在新常态下,企业利润增速减缓,对成本的敏感度也在提高。
全国政协委员汤黎路调研发现,近年来,随着“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等工程的实施,我国的跨省跨区电量规模逐渐增大。2016年,国家电网区域跨省跨区电量已达6513.6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降低电力价格,加快电力体制改革进程。”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为加快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促进跨省跨区电能的市场化交易,印发了《关于完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跨省跨区电能通过协商或市场化交易方式确定送受电量和价格。浙江积极贯彻落实,先行先试,在落实国家能源战略,确保跨省跨区清洁电能优先消纳的前提下,推动跨省跨区电能参与市场化交易,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和成效居于全国前列。2016年,直接交易电量达到750亿千瓦时,约占全省售电量的25%,全年降低工商企业用电成本41.5亿元,惠及企业超过5.45万家。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有力地扶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
汤黎路认为,跨省跨区电能参与市场化交易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机制上探索解决当前严重的弃水、弃风、弃光等问题;有利于电力净输入省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电力直接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亟须省内外电能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为此,他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出台具体政策措施,明确要求跨省跨区大型水电、核电等发电企业响应文件精神,按照市场化原则,平等参与各消纳省的市场竞争。同时,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跨省跨区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机制,在保障其电量有效消纳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方式,使电价逐步过渡到由市场确定的方式。
陈小平:运用好债转股方式降低企业杠杆率,修复实体经济行稳致远动力
去杠杆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全国政协委员陈小平调研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真正运用好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有助于逐步降低企业杠杆率,化解金融业潜在风险,修复实体经济行稳致远动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趋缓、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企业高负债和银行高不良贷款率两大问题交织,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转型和金融稳定的重大隐患。陈小平说,从企业角度看,债转股可以改善企业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状况,帮助企业重新走上健康发展轨道;从银行角度看,通过债转股,信贷企业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状况改善后,可以恢复还贷能力,减少银行损失。
“当前债转股中面临的主要难点和问题是,转股规模受到法律、资本、目标企业数量和规模限制,转股企业选择的道德风险难以防范,股权退出机制不够完善。”陈小平建议,吸取上一轮债转股的经验教训,完善债转股顶层设计,明确债转股企业的基本要求、银行持股比例限制,明确相关法律关系,制定出台支持债转股的税费减免政策措施,推动债转股顺利实施。
他还建议,在操作层面,要完善债转股企业筛选机制和退出机制。制定出台企业门槛标准,规范筛选流程,严格按照标准谨慎选择债转股企业,坚决将落后产能及低劣企业排除在外,防止债转股成为“免费的午餐”。进一步发挥传统方式对股权退出机制的作用,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股权退出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和转让渠道,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积极对接债转股。同时可探索实践债转优先股方式,建立市场化的优先股交易和转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