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纲带目补短板 高质均衡促发展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补短板的若干意见》解读
发布时间:2016-05-31 09:03:58
|
作者: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补短板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这是我省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我省发展实践、遵循发展规律、顺应阶段变化、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落实“十三五”规划、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意见》深刻阐明了补短板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三五”时期推进我省高质量均衡性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份的指导性文件。
为了更好地学习领会《意见》精神,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文件起草组负责人详细解读了《意见》。
一、省委《意见》的起草背景
省委以全会的形式,对补短板专门作出部署,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的考虑:
第一,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提出“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去年以来,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考察浙江等一系列重要场合,密集谈到“补短板”问题,并强调“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这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经把“补短板”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党中央的这一决策部署,与浙江发展的实际和趋势完全切合。要肩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实现“十三五”时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深刻领会习总书记“补短板”重要思想中蕴含的发展观、方法论和群众观,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大政方针上来,扎实推进“补短板”重要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第二,这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题中应有之义。“八八战略”是浙江发展的总纲。习总书记去年在浙江考察时指出,“八八战略”不是拍脑袋瓜的产物,而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聚焦如何发挥优势、如何补齐短板这两个关键问题。这些年,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八八战略”,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始终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不断深化细化具体化,在继续发挥优势的同时,回答好找短板、补短板这个命题,不仅补上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如高端产业缺乏、创新能力不强、低收入人群还有一定数量等,化劣势为优势,变失衡为均衡;同时抓紧补齐从浙江“十三五”目标任务看如果不拉长就会制约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如交通基础设施等。只有逐项对照“八个方面优势”和“八个方面举措”,既着眼于发挥优势,使长板更长,又致力于补齐短板,挖掘潜在优势,才能奋力谱写好“八八战略”的新篇章,推动浙江经济持续健康大踏步发展。
第三,这是顺应发展规律和阶段变化、推进“十三五”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之举。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省经济总量超过4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2000美元,已经迈进高收入经济体的门槛,但还有一道不易翻越的“高收入之墙”横亘在我们面前。国际经验表明,到了这个阶段,经济结构、发展动力、社会关注点都会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必须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去年,省委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争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需要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高质量均衡性上。高质量就是经济结构高质量、生活水平高质量、自然环境高质量、政治生态高质量;均衡性就是城乡、区域、贫富、老少发展差距要缩小。只有对标这些高质量均衡性的要求,破瓶颈、跨障碍、补短板,才能抢抓发展机遇,有效化解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积累的各种结构性矛盾,成功翻越“高收入之墙”,以标杆省份的姿态向党中央交出满意答卷。
第四,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回应百姓关切与期盼的务实之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年,省委、省政府部署推进治水拆违,不断深化平安建设,切实改善民生,特别是消除4600现象,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生态环境与百姓越来越高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仍然不足,产品创新还适应满足不了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低收入群众生活还亟待改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补齐的短板。只有从群众最迫切的期盼出发,切实解决百姓最关切的突出问题,全力做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大事,才能真正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也才有百姓的获得感和认同度。
二、省委《意见》的起草过程
《意见》稿的起草工作是在省委直接领导下开展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结果。省委常委会两次集体讨论研究《意见》稿。夏宝龙书记对《意见》稿的起草工作高度重视,亲自审定提纲,把关定向,并带头开展重点课题《我省补齐各项事业发展短板的思路举措研究》,先后深入到有关市、县(市、区)调研,就补什么短板、如何补短板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李强省长主持了重点课题《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和举措研究》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举措研究》。期间,夏书记还专门召开省级部门“补短板”调研课题汇报会,与有关部门同志座谈。整个起草过程突出了以下特点:
一是广泛发动,各方参与度高。去年省委八次全会后,省委就研究决定把“补短板”作为十三届九次全会的主题。去年12月30日,省委办公厅下发通知(浙委办传﹝2015﹞53号),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开展查找“短板”工作。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迅速行动,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共同参与,各地各部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共查找出2000多个短板,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报告,可以说是各方关注度、参与度最深最广的一次。这次查找短板的过程,成为全省上下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为起草好全会《意见》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广泛调研,落细出实招。年初开始,起草组分赴省级各有关部门和11市开展调研,并到上海、重庆、广东等地学习考察,力争短板找得准、举措提得实。在阅研各地各部门报送材料和深入调研基础上,经反复梳理研究,于3月中旬启动起草工作。在起草修改过程中,起草组坚持从“实”切入、精准施策,每块短板都列出实的工作举措,既体现省委已有工作部署,又对“十三五”发展规划进行深化和完善,谋了一些新的招数。同时明确补短板目标,能够量化的,尽量列出到2017年、2020年的细化目标,确保《意见》稿在工作中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聚智慧凝共识。《意见》稿经反复征求意见、多次修改、数易其稿,在集思广益中充分体现了民主。4月14日,《意见》稿下发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党员副主任,党员副省长,各市党委,省直属各单位党委(党组)征求意见。夏书记主持召开省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开展政党协商,听取意见建议。4月20日至21日,省政协召开十一届十七次常委会议,围绕《意见》稿进行充分讨论协商,夏书记到会讲话,介绍了省委决策意图和主要思路,王辉忠副书记到会听取协商意见。根据省委要求,起草组对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并充分吸纳,共修改了110余处。经省委常委会审议同意后提交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
三、省委《意见》稿的特色和亮点
《意见》稿中列出的六块短板,是省委经过反复深入研究,从全局高度、发展眼光,以更宽视野、更高标准来查补的,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的突出短板,可以概括为“三二一”,即科技创新、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三大发展短板,低收入农户增收、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两大民生短板和改革落地这一制度供给的保障性短板。确定这六大短板,主要是比照“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比照“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的要求,紧扣高质量、均衡性的目标要求。查补这些短板,充分体现了拉高标杆、自我加压的责任担当,体现了执政为民、民生为本的理念,体现了直面问题、破难攻坚的智慧和勇气。
《意见》稿的特色和亮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坚持新理念引领。理念是决策的先导。《意见》稿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强化理念创新、工作创新、载体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强调用新经济的思路、法治的思维、互联网的办法,创造性做好查补短板工作。《意见》稿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思路和举措,如:提出以开放促创新和完善全创新链服务,明确了让大企业成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的平台、建立境外创新投资和技术消化吸引创新激励制度等新思路;提出大交通思路,努力形成地下、地面、地上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提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光伏小康工程以及扶贫致富带头人培养计划;提出强化政保合作统筹机制,创新政保合作方式。同时,广泛采用新经济的思路补短板,如推进电商进万村行动,实施美丽经济发展行动,鼓励农民经营山水、经营村庄、经营家园等;积极采用互联网的办法补短板,如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健全低收入农户数据库,开展智慧养老社区建设等;强调以法治思维补短板,如: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大环境执法和司法保障力度,全面建立及时发现和处置的依法治违长效机制,全面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保障社会公平等。
二是坚持改革贯穿始终。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之源。《意见》稿不仅专门列出改革落地这一短板,提出推进重大改革项目落地见效、建立改革责任体系、强化协调督察落实和打通惠民惠企改革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纳米”等具体措施,同时,在补齐每块短板中都突出以改革为引领,强化制度供给。如:提出探索建立创投改革试验区、加快省股权交易中心改革;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使用模式、完善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机制;按照大交通思路,深化交通体制改革,推进综合交通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做强做大交通投融资平台,积极谋划可上市和让民间资本进入的对接平台,建立综合交通建设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鼓励发展民办医疗、文化、教育、体育、养老、助残等社会事业,深化教育、医疗、文化体制改革等。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将为补短板增添新动能,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坚持民生为先。补短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增进人民福祉。《意见》稿不仅聚焦群众反映最突出的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以及收入增长等问题查找短板,在补齐短板的措施上,也坚持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关心维护每个群体的具体利益,着眼于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关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出加快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建设,使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观、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呼应百姓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期待,提出全面消除违建、污泥浊水、脏乱差现象以及努力改善空气质量的具体举措;突出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这一重点,提出完善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帮扶救助机制,逐步提高并统一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低保人口应保尽保。同时,着眼于提高社会保障的公平性,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城乡居民同类保障制度的并轨整合;着眼于推进老少公共服务均衡化,着力提升为老服务水平,突出解决老人基本生活和医疗服务问题,提出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老年食堂服务全覆盖,加快建立医养结合长效机制,提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水平;着眼于促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深化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重点县和薄弱乡(镇)村建设;着眼于人的健康发展,提出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深化餐桌安全治理行动,创建食品安全城市等。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都直击当前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确保了补短板工作的民生导向。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奔着问题去解决,向着实效去努力,是补短板工作所必须坚持的。《意见》稿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补短板的靶心,针对目前存在的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评价不科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适应等“四不问题”补科技创新短板;针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发挥不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健全、组合效率不够高等问题补交通基础设施短板;针对污染问题容易反弹、优良生态环境供给不足、长效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补生态环境短板;针对目前低收入农户增收仍然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这一现实补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短板;针对城乡、区域、人群之间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不平衡问题补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短板。在改革落地方面,更是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提出全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落地见效。以薄弱环节、制约因素、瓶颈方面、滞后领域作为补短板工作的切入点,提出可行思路与务实举措,确保工作取得实效,是《意见》稿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五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补短板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意见》稿中的目标任务和举措,许多是省委近年来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已经抓出了成效,强调要继续深化细化具体化,一以贯之抓到底。如:锁定科技创新“第一方阵”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创新型省份;按照“绝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和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精准推进环境治理,2020年建成生态省;打好“五水共治”、“四换三名”、特色小镇、七大万亿产业等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深化完善山海协作机制等。同时,也作出了一些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如: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快于农民收入平均增幅,确保绝对贫困不出现反复,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2017年比2012年翻一番、2020年超过1.5万元;突出抓好交通路网加密提标提效、综合交通互联互通,基本建成高水平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运输服务体系;实施人才新政,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全覆盖等。
六是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全社会力量。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意见》稿最后强调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为补齐短板提供根本保证,明确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发挥人大、政协一线作用,激发各级各部门干事创业激情,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充分调动民营经济、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补短板的强大动能;要建立容错免责机制,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补齐短板、推动发展的浓厚氛围。同时,要求各地各部门都要聚焦这“六块短板”,集中力量打好补短板的攻坚战持久战,同时找准补好制约本地区本部门发展的短板,形成全省上下补短板的大合唱。
为了更好地学习领会《意见》精神,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文件起草组负责人详细解读了《意见》。
一、省委《意见》的起草背景
省委以全会的形式,对补短板专门作出部署,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的考虑:
第一,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提出“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去年以来,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考察浙江等一系列重要场合,密集谈到“补短板”问题,并强调“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这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经把“补短板”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党中央的这一决策部署,与浙江发展的实际和趋势完全切合。要肩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实现“十三五”时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深刻领会习总书记“补短板”重要思想中蕴含的发展观、方法论和群众观,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大政方针上来,扎实推进“补短板”重要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第二,这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题中应有之义。“八八战略”是浙江发展的总纲。习总书记去年在浙江考察时指出,“八八战略”不是拍脑袋瓜的产物,而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聚焦如何发挥优势、如何补齐短板这两个关键问题。这些年,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八八战略”,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始终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不断深化细化具体化,在继续发挥优势的同时,回答好找短板、补短板这个命题,不仅补上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如高端产业缺乏、创新能力不强、低收入人群还有一定数量等,化劣势为优势,变失衡为均衡;同时抓紧补齐从浙江“十三五”目标任务看如果不拉长就会制约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如交通基础设施等。只有逐项对照“八个方面优势”和“八个方面举措”,既着眼于发挥优势,使长板更长,又致力于补齐短板,挖掘潜在优势,才能奋力谱写好“八八战略”的新篇章,推动浙江经济持续健康大踏步发展。
第三,这是顺应发展规律和阶段变化、推进“十三五”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之举。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省经济总量超过4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2000美元,已经迈进高收入经济体的门槛,但还有一道不易翻越的“高收入之墙”横亘在我们面前。国际经验表明,到了这个阶段,经济结构、发展动力、社会关注点都会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必须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去年,省委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争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需要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高质量均衡性上。高质量就是经济结构高质量、生活水平高质量、自然环境高质量、政治生态高质量;均衡性就是城乡、区域、贫富、老少发展差距要缩小。只有对标这些高质量均衡性的要求,破瓶颈、跨障碍、补短板,才能抢抓发展机遇,有效化解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积累的各种结构性矛盾,成功翻越“高收入之墙”,以标杆省份的姿态向党中央交出满意答卷。
第四,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回应百姓关切与期盼的务实之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年,省委、省政府部署推进治水拆违,不断深化平安建设,切实改善民生,特别是消除4600现象,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生态环境与百姓越来越高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仍然不足,产品创新还适应满足不了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低收入群众生活还亟待改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补齐的短板。只有从群众最迫切的期盼出发,切实解决百姓最关切的突出问题,全力做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大事,才能真正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也才有百姓的获得感和认同度。
二、省委《意见》的起草过程
《意见》稿的起草工作是在省委直接领导下开展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结果。省委常委会两次集体讨论研究《意见》稿。夏宝龙书记对《意见》稿的起草工作高度重视,亲自审定提纲,把关定向,并带头开展重点课题《我省补齐各项事业发展短板的思路举措研究》,先后深入到有关市、县(市、区)调研,就补什么短板、如何补短板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李强省长主持了重点课题《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和举措研究》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举措研究》。期间,夏书记还专门召开省级部门“补短板”调研课题汇报会,与有关部门同志座谈。整个起草过程突出了以下特点:
一是广泛发动,各方参与度高。去年省委八次全会后,省委就研究决定把“补短板”作为十三届九次全会的主题。去年12月30日,省委办公厅下发通知(浙委办传﹝2015﹞53号),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开展查找“短板”工作。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迅速行动,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共同参与,各地各部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共查找出2000多个短板,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报告,可以说是各方关注度、参与度最深最广的一次。这次查找短板的过程,成为全省上下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为起草好全会《意见》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广泛调研,落细出实招。年初开始,起草组分赴省级各有关部门和11市开展调研,并到上海、重庆、广东等地学习考察,力争短板找得准、举措提得实。在阅研各地各部门报送材料和深入调研基础上,经反复梳理研究,于3月中旬启动起草工作。在起草修改过程中,起草组坚持从“实”切入、精准施策,每块短板都列出实的工作举措,既体现省委已有工作部署,又对“十三五”发展规划进行深化和完善,谋了一些新的招数。同时明确补短板目标,能够量化的,尽量列出到2017年、2020年的细化目标,确保《意见》稿在工作中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聚智慧凝共识。《意见》稿经反复征求意见、多次修改、数易其稿,在集思广益中充分体现了民主。4月14日,《意见》稿下发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党员副主任,党员副省长,各市党委,省直属各单位党委(党组)征求意见。夏书记主持召开省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开展政党协商,听取意见建议。4月20日至21日,省政协召开十一届十七次常委会议,围绕《意见》稿进行充分讨论协商,夏书记到会讲话,介绍了省委决策意图和主要思路,王辉忠副书记到会听取协商意见。根据省委要求,起草组对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并充分吸纳,共修改了110余处。经省委常委会审议同意后提交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
三、省委《意见》稿的特色和亮点
《意见》稿中列出的六块短板,是省委经过反复深入研究,从全局高度、发展眼光,以更宽视野、更高标准来查补的,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的突出短板,可以概括为“三二一”,即科技创新、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三大发展短板,低收入农户增收、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两大民生短板和改革落地这一制度供给的保障性短板。确定这六大短板,主要是比照“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比照“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的要求,紧扣高质量、均衡性的目标要求。查补这些短板,充分体现了拉高标杆、自我加压的责任担当,体现了执政为民、民生为本的理念,体现了直面问题、破难攻坚的智慧和勇气。
《意见》稿的特色和亮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坚持新理念引领。理念是决策的先导。《意见》稿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强化理念创新、工作创新、载体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强调用新经济的思路、法治的思维、互联网的办法,创造性做好查补短板工作。《意见》稿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思路和举措,如:提出以开放促创新和完善全创新链服务,明确了让大企业成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的平台、建立境外创新投资和技术消化吸引创新激励制度等新思路;提出大交通思路,努力形成地下、地面、地上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提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光伏小康工程以及扶贫致富带头人培养计划;提出强化政保合作统筹机制,创新政保合作方式。同时,广泛采用新经济的思路补短板,如推进电商进万村行动,实施美丽经济发展行动,鼓励农民经营山水、经营村庄、经营家园等;积极采用互联网的办法补短板,如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健全低收入农户数据库,开展智慧养老社区建设等;强调以法治思维补短板,如: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大环境执法和司法保障力度,全面建立及时发现和处置的依法治违长效机制,全面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保障社会公平等。
二是坚持改革贯穿始终。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之源。《意见》稿不仅专门列出改革落地这一短板,提出推进重大改革项目落地见效、建立改革责任体系、强化协调督察落实和打通惠民惠企改革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纳米”等具体措施,同时,在补齐每块短板中都突出以改革为引领,强化制度供给。如:提出探索建立创投改革试验区、加快省股权交易中心改革;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使用模式、完善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机制;按照大交通思路,深化交通体制改革,推进综合交通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做强做大交通投融资平台,积极谋划可上市和让民间资本进入的对接平台,建立综合交通建设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鼓励发展民办医疗、文化、教育、体育、养老、助残等社会事业,深化教育、医疗、文化体制改革等。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将为补短板增添新动能,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坚持民生为先。补短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增进人民福祉。《意见》稿不仅聚焦群众反映最突出的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以及收入增长等问题查找短板,在补齐短板的措施上,也坚持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关心维护每个群体的具体利益,着眼于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关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出加快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建设,使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观、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呼应百姓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期待,提出全面消除违建、污泥浊水、脏乱差现象以及努力改善空气质量的具体举措;突出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这一重点,提出完善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帮扶救助机制,逐步提高并统一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低保人口应保尽保。同时,着眼于提高社会保障的公平性,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城乡居民同类保障制度的并轨整合;着眼于推进老少公共服务均衡化,着力提升为老服务水平,突出解决老人基本生活和医疗服务问题,提出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老年食堂服务全覆盖,加快建立医养结合长效机制,提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水平;着眼于促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深化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重点县和薄弱乡(镇)村建设;着眼于人的健康发展,提出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深化餐桌安全治理行动,创建食品安全城市等。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都直击当前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确保了补短板工作的民生导向。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奔着问题去解决,向着实效去努力,是补短板工作所必须坚持的。《意见》稿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补短板的靶心,针对目前存在的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评价不科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适应等“四不问题”补科技创新短板;针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发挥不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健全、组合效率不够高等问题补交通基础设施短板;针对污染问题容易反弹、优良生态环境供给不足、长效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补生态环境短板;针对目前低收入农户增收仍然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这一现实补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短板;针对城乡、区域、人群之间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不平衡问题补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短板。在改革落地方面,更是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提出全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落地见效。以薄弱环节、制约因素、瓶颈方面、滞后领域作为补短板工作的切入点,提出可行思路与务实举措,确保工作取得实效,是《意见》稿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五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补短板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意见》稿中的目标任务和举措,许多是省委近年来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已经抓出了成效,强调要继续深化细化具体化,一以贯之抓到底。如:锁定科技创新“第一方阵”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创新型省份;按照“绝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和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精准推进环境治理,2020年建成生态省;打好“五水共治”、“四换三名”、特色小镇、七大万亿产业等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深化完善山海协作机制等。同时,也作出了一些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如: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快于农民收入平均增幅,确保绝对贫困不出现反复,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2017年比2012年翻一番、2020年超过1.5万元;突出抓好交通路网加密提标提效、综合交通互联互通,基本建成高水平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运输服务体系;实施人才新政,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全覆盖等。
六是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全社会力量。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意见》稿最后强调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为补齐短板提供根本保证,明确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发挥人大、政协一线作用,激发各级各部门干事创业激情,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充分调动民营经济、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补短板的强大动能;要建立容错免责机制,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补齐短板、推动发展的浓厚氛围。同时,要求各地各部门都要聚焦这“六块短板”,集中力量打好补短板的攻坚战持久战,同时找准补好制约本地区本部门发展的短板,形成全省上下补短板的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