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访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
发布时间:2020-06-04 10:14:17
|
作者: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日前正式公布,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浙江省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参与者、积极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如何全面落实《规划纲要》,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多浙江力量?记者专访了浙江省省长袁家军。
记者:如何准确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刻内涵?
袁家军:贯彻落实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首先要准确把握、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论述。
准确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阶段”战略方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体现的是新时代中国的国家竞争力。《规划纲要》提出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这就要求长三角区域在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准确把握“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最高形态,“高质量”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高质量一体化,不仅要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示范,也要为全球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准确把握浙江的历史使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大力推动、逐步建立了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座谈会等机制。此后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这一命题提出明确要求。浙江要创造性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争当一体化发展先锋,彰显担当作为,践行初心使命。
记者:浙江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展现担当作为?
袁家军:我省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苏浙皖各扬所长”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目标,以“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为主题,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民营经济等特色优势,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等四大建设为载体,坚持全省域全方位推进,根据国家《规划纲要》,结合浙江实际,统筹部署、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形成“示范区先行探索、中心区率先融入、多板块协同联动、全省域集成推进”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与竞争的制高点。近年来,浙江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全省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达40%以上,被列为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规划纲要》提出要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这给浙江发挥数字经济领先优势、共建共享数字长三角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浙江将同沪苏皖一起谋划建设长三角数据中心等一批战略性数字基础设施,培育云计算、数字安防等一批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推动长三角“城市大脑”集群等一批重点领域智慧应用,联手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充分发挥绿色发展优势。近年来,浙江全面推进省域美丽大花园建设,深入开展“人人成园丁、处处成花园”行动,扎实推进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浙江将聚力建设长三角高品质“大花园”,共同开展大气、水、固废危废污染综合防治,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共同打造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共同建设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联合开展江南古镇申遗工作,共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优势。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名片”。全省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税收和出口、80%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来自民营经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需要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也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浙江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长三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产业链,设立研发基地。同时,我们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标准地改革,全面实施公共信用工程,制定实施《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以“绣花功夫”精准服务企业,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共同打造民营经济协同发展新高地。
记者:下一步浙江将聚焦哪些方面发力,扎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走深走实?
袁家军:浙江省委和省政府以“八八战略”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率先召开全省推进大会、率先出台行动方案,加快形成全省域、全方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格局。下一步,将进一步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切实将一体化发展的大文章做细做实。
聚焦“1+1+5+5”重点区域。第一个“1”,就是举全省之力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牢牢把握示范区“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率先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两大历史使命,加快研究出台浙江支持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意见,共同编制实施示范区空间规划及系列专项规划,加快推进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1+5+5”就是浙沪合作共同推动小洋山片区发展,推进浙沪、浙苏、浙皖、浙闽、浙赣5个省际毗邻区域建设,推进杭绍、甬绍、甬舟、嘉湖、杭嘉5个省内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
聚焦“四大”重点领域。即抓好基础设施、创新产业、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一是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统筹推进跨区域交通、信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合力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形成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加强创新产业协同发展。联手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联手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联合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共同培育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三是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以大花园为基础底色,合力保护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系统、生态屏障,联动实施长三角水、气、固废危废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生态环境信息共享平台,统一环保标准、执法尺度,共同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四是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共同制定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规划,合力打造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扩大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覆盖面,推动跨区域医疗联合体发展。
聚焦“三个一批”重大平台。即推进协同创新、高能级产业、高水平开放等重大平台建设。一是加快打造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大力推进之江实验室、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共同提升G60科创走廊合作水平,加快建设杭州、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二是集中建设一批高能级产业平台。把杭州钱塘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打造成长三角产业创新集聚的主平台,推进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等跨省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三是积极打造一批高水平开放平台。加快推进中印尼区域综合经济走廊产业园区等境外经贸合作区以及中意宁波生态园等省内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打造长三角国际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
聚焦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围绕打造长三角协同创新共同体、轨道上的长三角、世界级港口集群、数字长三角、民生“一卡通”等重大标志性工程,率先推进长三角联合创新基地、都市圈城际轨道、智慧高速公路、浙沪洋山合作开发、医保一体化等具有突破性、标志性的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围绕标志性工程,深入谋划、扎实推进200多个支撑性项目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号角已经吹响,浙江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以善谋破题、以实干见效,主动服务国家大局,积极担当作为,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贡献更多的浙江力量。
记者:如何准确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刻内涵?
袁家军:贯彻落实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首先要准确把握、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论述。
准确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阶段”战略方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体现的是新时代中国的国家竞争力。《规划纲要》提出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这就要求长三角区域在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准确把握“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最高形态,“高质量”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高质量一体化,不仅要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示范,也要为全球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准确把握浙江的历史使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大力推动、逐步建立了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座谈会等机制。此后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这一命题提出明确要求。浙江要创造性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争当一体化发展先锋,彰显担当作为,践行初心使命。
记者:浙江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展现担当作为?
袁家军:我省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苏浙皖各扬所长”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目标,以“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为主题,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民营经济等特色优势,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等四大建设为载体,坚持全省域全方位推进,根据国家《规划纲要》,结合浙江实际,统筹部署、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形成“示范区先行探索、中心区率先融入、多板块协同联动、全省域集成推进”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与竞争的制高点。近年来,浙江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全省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达40%以上,被列为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规划纲要》提出要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这给浙江发挥数字经济领先优势、共建共享数字长三角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浙江将同沪苏皖一起谋划建设长三角数据中心等一批战略性数字基础设施,培育云计算、数字安防等一批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推动长三角“城市大脑”集群等一批重点领域智慧应用,联手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充分发挥绿色发展优势。近年来,浙江全面推进省域美丽大花园建设,深入开展“人人成园丁、处处成花园”行动,扎实推进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浙江将聚力建设长三角高品质“大花园”,共同开展大气、水、固废危废污染综合防治,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共同打造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共同建设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联合开展江南古镇申遗工作,共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优势。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名片”。全省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税收和出口、80%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来自民营经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需要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也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浙江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长三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产业链,设立研发基地。同时,我们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标准地改革,全面实施公共信用工程,制定实施《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以“绣花功夫”精准服务企业,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共同打造民营经济协同发展新高地。
记者:下一步浙江将聚焦哪些方面发力,扎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走深走实?
袁家军:浙江省委和省政府以“八八战略”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率先召开全省推进大会、率先出台行动方案,加快形成全省域、全方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格局。下一步,将进一步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切实将一体化发展的大文章做细做实。
聚焦“1+1+5+5”重点区域。第一个“1”,就是举全省之力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牢牢把握示范区“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率先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两大历史使命,加快研究出台浙江支持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意见,共同编制实施示范区空间规划及系列专项规划,加快推进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1+5+5”就是浙沪合作共同推动小洋山片区发展,推进浙沪、浙苏、浙皖、浙闽、浙赣5个省际毗邻区域建设,推进杭绍、甬绍、甬舟、嘉湖、杭嘉5个省内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
聚焦“四大”重点领域。即抓好基础设施、创新产业、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一是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统筹推进跨区域交通、信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合力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形成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加强创新产业协同发展。联手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联手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联合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共同培育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三是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以大花园为基础底色,合力保护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系统、生态屏障,联动实施长三角水、气、固废危废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生态环境信息共享平台,统一环保标准、执法尺度,共同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四是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共同制定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规划,合力打造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扩大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覆盖面,推动跨区域医疗联合体发展。
聚焦“三个一批”重大平台。即推进协同创新、高能级产业、高水平开放等重大平台建设。一是加快打造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大力推进之江实验室、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共同提升G60科创走廊合作水平,加快建设杭州、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二是集中建设一批高能级产业平台。把杭州钱塘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打造成长三角产业创新集聚的主平台,推进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等跨省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三是积极打造一批高水平开放平台。加快推进中印尼区域综合经济走廊产业园区等境外经贸合作区以及中意宁波生态园等省内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打造长三角国际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
聚焦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围绕打造长三角协同创新共同体、轨道上的长三角、世界级港口集群、数字长三角、民生“一卡通”等重大标志性工程,率先推进长三角联合创新基地、都市圈城际轨道、智慧高速公路、浙沪洋山合作开发、医保一体化等具有突破性、标志性的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围绕标志性工程,深入谋划、扎实推进200多个支撑性项目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号角已经吹响,浙江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以善谋破题、以实干见效,主动服务国家大局,积极担当作为,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贡献更多的浙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