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杭州市委会:进一步完善我市科普设施建设的若干建议
发布时间:2005-03-15 12:56:26
|
作者:
科普设施是面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对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先进文化,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我市科普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已初具规模。截止2003年底,全市共有科技展览馆1所,博物馆11所,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20余所,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12个,科普画廊(橱窗)200余座,总长4700多米,科普教育基地30余个。
但不容否认,我市科普设施建设总体还很薄弱,还不能完全适应科普事业发展的需求,与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科普设施建设落后,缺乏现代化的科技馆;二是现有场馆功能未充分发挥,科普资源分配严重失衡等。 对此,我们建议:
一、加快市科技馆的建设
科技馆在科普设施体系中居于高端地位,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对此都相当重视。美国平均每41万人、日本平均每38万人、我国台湾地区平均每26万人就拥有一座科技博物馆,而我国大陆地区平均每540万人才拥有一座科技博物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悬殊。近年来,各地掀起了建设科技馆的新热潮,上海科技馆、合肥科技馆、我省的嘉兴科技馆和温州科技馆等相继建成并开馆运营,宁波、绍兴等地也在积极推进科技馆的建设。 
通过对上海、合肥和嘉兴等外地先进科技馆的调研,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市科技馆的建设除必须遵守《科学技术博物馆的建设标准》外,在设计、规划、筹建和运营时要特别注意:
1、明确定位。①明确市馆的面向群体。作为我市科普设施的龙头,市科技馆理所当然应该为全市的科普事业服务,为全市老百姓服务,但鉴于省馆位于市中心的西湖文化广场,而市馆位于滨江区的实际情况,要重点研究市馆辐射群体的要求。②明确科技馆的公益性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③要与省馆错位,尤其是功能、内容上。要了解省馆的功能,特别要了解省馆的布展情况,与省馆实行错位。④创出市馆的特色。应根据我市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气候、传统产业及优势科技等方面确定主题,形成与众不同、唯我独有的地方特色。
2、在总体设计上注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结构要满足于功能的需要,并与功能相得益彰。①建筑结构,主体建筑外观要新颖,要符合科技馆的特色,切忌建成高楼大厦;内部结构除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外,空间应尽可能弹性大,以便于换展。②展教体系的结构,要明确布展的内容是科学部分还是技术部分,是基础科学还是技术科学,展品的陈列要以参与型、演示型为主,图片、文字说明为辅。③内部组织结构,除行政管理部分外,要特别注重面向市场的策划、展品制作、经营管理队伍建设。④人员结构,因为科技馆主要是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科普宣传教育的场所,故建议除行政人员外,管理人员和科学技术人员,最好用教师,并实行公开招聘。⑤在规划设计时,要特别注意留足公共活动场所,特别是停车场地。
3、在建设资金上实行市场化取向。在政府投入的同时,广泛吸收民资、外资参与。当前欧、美、日本等国的跨国大公司和我国的一些民营大企业正积极投身科普事业,或直接举办科普设施,或出资赞助科普活动,赢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英特尔公司出资在全国开展普及计算机技术活动;日本索尼公司依托北京的科普团体开展“索尼探梦”活动等。我市是民营经济大市,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外资在杭也有较大的投资,在这方面有潜可挖。政府应制定有关政策,采取切实措施,如拍卖展馆的冠名权,有针对性地吸纳民企、外企参展等,吸引民资和外资参与建设。
4、在管理模式上实行企业化运作。①主要负责保洁、保绿、保安、保设备运转工作的物业管理等后勤工作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社会化管理。上海科技馆已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在实行社会化管理前,该馆一年的物业管理费超过6000万元,实行社会化管理后,一年管理费降为3500万元,节约了2500多万元。②要积极开发展品,除满足自身布展需要外,还应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输出展品。科普场馆的展品研发是一个新兴产业,随着各地科普场馆的不断建设,已成为一个年销售额达数亿元的市场,目前全国具备相当实力的研发机构不多,大多数高科技的展品尚需进口,市场潜力很大。③加强对延伸产品的开发,打造科技馆特色的附属产品。美国迪士尼公司就是一成功范例,它对其展品全部进行商标注册,并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如衣服、领带、手表等,值得我们借鉴。④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积极开发科技馆的旅游功能,填补杭州旅游景点的空白。⑤加强与社区和大中小学校的联系,积极吸引学生和市民,使之成为科普教育基地和旅游休闲场所。⑥借鉴上海经验,成立杭州市科技馆基金会,明确定位在非盈利的社团法人,起动基金由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捐赠组成,建立独立的会计、审计和监督制度,主要负责向海内外各界募集对科技馆的实物捐赠和资金赞助、资助科普事业的发展等,最终形成政府公共财政投入、自己运营收入和社会慈善捐款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建设一批专业科技馆或博物馆
如果说科技馆是整个科普设施体系的高端,那么专业性科技馆或博物馆就是这个体系的中间层次,当前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普遍比较重视这个层次的建设,在发达国家中,真正综合性的科技馆并不多,但专业性较强的中小型科技馆却星罗棋布。上海已规划到2010年建造100个专业性、产业性、行业性的科技馆或博物馆,涉及人文、自然、科技、工程等领域的100个专题。建议这类专业科技馆或博物馆的建设要注重:
1、社会化原则。当前,企事业单位要求兴办科技馆或博物馆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已跨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建议此类专业科技馆或博物馆可考虑全部交由社会力量兴办,实行企业化运作。要允许企业将这类场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进入企业运行成本核算,或在税前列支。也可以由政府出少量引导资金,调动社会各界力量联合建设,并配套优惠扶持政策。
2、专业性原则。此类场馆切忌搞成小而全,它可以是我市的传统产业发展历程的展示,也可以是新兴产业的专题陈设,或者是当代高科技的发展之路导向等。
3、地域均衡分布原则。考虑到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不能过于集中在某一区域。有关部门要有一宏观规划,加以指导。
三、完善各类基层科普设施建设
1、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特别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内部资源,有条件的,要开放或为公众开展科普活动提供方便。公园、商场、机场、车站、码头等各类公共场所,应根据自身特点增加相应的科普内容或设立科普画廊(橱窗)等专门的科普设施。
2、尽快恢复科普场馆的原有功能。建议尽快恢复市科技交流馆原有的科技展览功能。
3、及时更新科普画廊的展示内容。建议实施科普画廊标准化工程,明确画廊的长度和宽度,制作标准化的科普画板;加快画板的流通和交流,由专门机构进行协调,加快内容的更新。
4、重点加强农村科普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实行财政倾斜政策,加大对农村科普设施的投入力度,要借“三下乡”的东风,积极发展科普大篷车等流动科普设施,经常性深入农村;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也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教育、文化等设施,积极开展各类适合农村和农民需要的科普活动,因地制宜地建设科普活动室(站)、科普画廊(橱窗)等科普设施。
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逐步形成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市场有效推动的科普良性运行发展机制,建成以市科技馆为龙头、专业性科技馆或博物馆为中间层次、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活动室和科普画廊为基础的科普设施体系,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科普教育基地和旅游休闲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