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杭州
我的位置:主页  > 地方信息 > 杭州
略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问题和对策
发布时间:2006-12-21 15:54:21
  |  
作者: 钱志福

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支持发展非公有制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其加大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又提出:“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支持其做大做强并参与国际竞争。”显然,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民营企业也迎来了自主创新的良机。民营企业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之一,虽然已经在自主创新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扰。本文在分析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瓶颈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对策,以求引发一些探讨。
一、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自主创新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法宝,通过创新创造新的商机、创造新的财富,这是市场经济留给民营企业面对市场的有效途径,也是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民营企业必须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机遇,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最近几年,民营经济一直呈现着快速发展迅速提高的态势。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私营企业法人单位数198.2万个,占统计总数的61%,比2001年增加49.7%,混合所有制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共40.6万个,占12.5%,比2001年增加35.2%。在发展中,民营企业正在进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质量档次大幅提高,企业资本规模明显扩大,产权结构日益多元化,治理结构走向规范化,人员素质普遍提高。其中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更加令人鼓舞,根据《科技日报》的报道,2004年底,民营科技企业数量达14.1万个,比2003年增加13.1%,一批具有先进管理理念、鲜明创新意识和掌握核心技术的现代企业崭露头角。比如湖南三一重工,是中国目前惟一掌握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混凝土泵车臂架技术的企业,其混凝土泵车已经占领了国内一半的市场,且远销海外。吉利、华为、远大等民营企业依靠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不断的创新,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研发机构、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都在向民营企业聚集。比如在深圳,高新技术企业中70%是民营企业,76%的科技成果是民营企业创造的。
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的不断涌现,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孵化众多创新型大企业的基础,世界上很多大型企业都是由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起来的,这是因为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最活跃最重要的主体,即便在大型企业十分强盛的美国,仍有83%的技术创新成果来自于中小企业,而且小企业的研发投资回报率远远大于大企业,有资料表明,在美国,为获取类似的科研成果,小企业需要“1研究美元”,中型企业是“4研究美元”,而万人以上的大企业是“24研究美元”。在我国,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明的专利和研发的新产品分别占66%和82%,这些企业很多都是由科研人员、留学归国人员或高级企业管理人员创建,创业初期便拥有相当的技术基础,只要有良好的环境,他们中间必将产生大量的创新成果,也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好的成长,这为自主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因此民营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之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民营企业也贡献良多。但由于我国基本上延续了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为特征的增长方式,使得我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凸显,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牢牢把持着国际产业分工的高端。而我国许多产业尽管在规模上不断扩大,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发展水平一直较低,重复建设难以杜绝。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已经严重掣肘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过程中,民营企业的成长得益于卖方市场,有许多空白的市场空间可以进入。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些市场空间迅速被填满。缺乏自主创新的企业只能靠压缩利润空间进行竞争。而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也较多地表现出“拿来主义”和“短期化行为”倾向,更多地是借助于外来技术,通过技术转移的方式获得技术创新成果,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这样,企业虽然可以凭借低成本、薄利润在国际市场中占取一席之地,但近年来,欧美都加强了对本土市场的保护,外贸出口变得越来越困难。反倾销,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在这种新形势下,民营企业怎么办?只有做“新”,依靠技术自主创新使企业拥有更多的竞争力。
二、制约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瓶颈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薄弱,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象非常明显,这不仅成为影响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掣肘,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一是创新动力不足。在政策上或政策执行中还存在着所有制差别,削弱了政策应有的引导力;低价竞争的惰性和低技术生产方式仍有很大的市场生存空间,导致企业整体创新需求不旺盛;自身创新观念、忧患意识不强,战略眼光缺乏,使得企业创新欲望不高。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仅为0.78%,而国外企业一般都在4%左右甚至更高。就企业自主创新本身而言,不仅成本高、回收期长,而且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技术投入的未来预期很难把握。加之,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在经营理念上存在重销售、轻技术的思想,在资本投资倾向上,也更愿意投向资金回报率高、周期短的行业。在能够获得现实利益的条件下,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不愿意在自主创新方面进行投资。另一方面,虽然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但由于资金缺乏、势单力薄,面临的风险相当大,一旦某项技术开发的失败,就意味着企业的失败,从而使民营企业陷入了“不搞自主创新等死,搞了自主创新找死”的两难境地。
二是创新能力不够。尤其是大量中小民营企业正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既缺少创新所需的资金,又缺乏创新必需的人才。据浙江省抽样调查,高达38.9%的企业反映资金缺乏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困难。目前,民营企业主及其雇员的学历普遍较低,大多数是高中及高中以下的文化程度。根据国家统计局对1413家民营企业的调查:企业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只占17.86%,民企总经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1/3。这造成了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技术人才、自主创新管理人才和自主创新技能人才三方面的缺乏。
三是创新环境不佳。主要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人才流动、技术交流、产权交易等高效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挫伤企业创新积极性;市场秩序尚不规范。存在较为普遍的地方保护、恶性竞争和要素价格失真。知识产权保护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环节,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衡量指标,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不可能得到释放。因此,鼓励自主创新,更须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土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知识产权保护缺位已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一大障碍。据广州一家在香烟包装方面拥有专利的民营企业反映,因公司专利被人偷走,他们将对方告上法庭,前后打了三、四年官司,虽然最后胜诉,但企业的损失却无法追回。他们对此感到十分愤怒,也感到十分无奈。
四是创新体系不全。特别是“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现有的科研体制对企业自主创新支撑不够,而企业创办技术中心又受到自身能力限制。据有关方面调研显示,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的比例只有25%。自主创新需要多方面的客观条件,不是单凭冲动和“烧钱”就能达到的。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在从实验开发走向产品市场的过程中,既需要充足的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做支撑,同时还需要对技术进行价值评估、咨询、风险投资以及进行股权交易的各种中介机构来共同完成。而我国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体系的缺失,一方面造成科研机构与高校大量的科技资源的闲置;另一方面又使大多数民营企业苦于没有适用的技术开发项目与技术开发人才,客观上形成了产学研之间,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相互联动的阻碍,加大了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风险和难度。目前,从事自主创新的民营企业,基本上是处于“单打独斗”或“全线出击”的状态,大大限制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
三、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
1.加强引导,树立典型,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热情。一是要清除落后的经营理念,转变只重资金引进而忽视核心技术掌握的思想。二是要转变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思想,立足长远,不断创新。三是要转变只注重跟踪仿制而忽视自主创新的思想,从增强自身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四是要加强横向联系,注重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自主创新的合作。
2.加快资本市场制度创新,优化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环境。要让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有不同的金融产品相配置,从而分散投资者的风险,同时又能够提供足够的资金用于创新和发展。具体而言,一是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和海外资金设立专门化的中小商业银行,专门从事针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活动和资产管理活动。二是加快建立和健全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担保机构。三是逐步建立风险投资体系,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多层次的融资渠道。  
3.制定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适度集中财政资金建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基金,实现有限资金的效用最大化,真正为那些处于技术到商品跳跃阶段的企业“雪中送炭”,促进科技与资本的有效结合。扶持创办科技型民营企业,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科技计划要面向民营企业全面开放,使民营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科技规划中要建立独立的评估制度,特别是第三方的评估。同时也要着重发展针对项目管理人、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的评估。税收方面,除了落实已有对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普适性的税收激励政策以外(如一从事灰渣回收利用的民营科技企业,对环保做出了很大贡献,其应该享受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便没有兑现),重点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实施特定的减免税政策,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动力。
4.建立面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各类技术中介服务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换、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技术中介服务组织是联系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纽带,通过建立面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诊断、咨询、培训、项目评估、科技人才、项目投资、技术转让、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评估等技术中介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一条龙”的技术创新服务,搭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充分整合有利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各方面资源,降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难度。特别要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和项目交易市场,通过政府网站或媒体定期发布最新信息,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5.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对民营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人才资源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政府人事部门在重视引进人才的同时,要研究制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案,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努力培养有创新精神、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帮助、指导民营企业解决人才资源的开发与使用,让人才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广大民营企业营造一个平等竞争、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
6.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育和促进民营企业自立品牌。努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鼓励民营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在社会上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阶段推进的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培育机制;民营企业要走上品牌运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轨道,努力在价值链的高端寻求高利润;建立侵犯知识产权举报制度,重点打击侵犯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犯罪行为;通过改善政策环境,促进知识产权与科技、经济、贸易的协调发展,鼓励和引导企业运用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成果,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    参考文献:    [1]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洪蔚. 自主创新是寻求本土化发展途径[N]. 科学时报,2005-04-28.    [3]谢伯阳.民营企业将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http://www.cmgsl.com.cn/images/ll10/ll1174.htm    [4]申小卫等.怎样为企业自主创新营造大环境http://www.ce.cn/cysc/cysczh/200603/10/t20060310_6333637.shtml
(作者系民建会员、杭之江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