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09年省两会专题
[青年时报]你要等30年 才能等到一张养老床位
发布时间:2009-12-29 11:18:05
  |  
作者: 柴 鸿 傅一览 许梅 顾肖艳 吕术艳 张晶 文 谢有定
■圆桌发言人

省人大代表、苍南县县长 黄寿龙

省人大代表、宁波81890求助服务中心接线部副主任 杨岚

省人大代表、杭州市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局高级工程师 陶小工

省政协委员、宁波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 何雪玲

省政协委员、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陈剩勇

省政协科教委常务副主任、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胡祖光


    困难人群的衣、食、住、行、看病、就业、养老等保障问题,一直牵动着社会的敏感神经,在金融危机下,这些困难会放大,再放大。

    社会保障方面,我省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但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却是滞后的。浙江物质发达程度已远超越英、法上世纪60年代末水平,却没有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一个触目的对比。

    金融危机没有结束,企业效益下降,员工收入减少,企业裁员,农民工、城镇困难人群失业,在城市里他们什么都没有,这个群体恰恰是社会保障最少的人。

    我们要拉动内需,必须先完善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对于困难和低收入人群的保障问题,代表和委员怀着一腔热情深入探讨,并出了不少主意。


>>>民生保障只是“小菜”,还够不上“午餐”

                               政府富了,就要考虑民生

陈剩勇委员:

    一个人有钱了,首先会改善生活条件,买大房子住。考虑民生,改善老百姓养老、医疗、住房等条件,是政府应该考虑的。

    我认为,政府行政开支还是太多了,对民生的投入还是不够。对5000多万浙江人来说,包括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政府投入太少。

    覆盖面、享受待遇上,城乡差距大,现在的覆盖只能说是“小菜”,或是“调味品”,根本不是“午餐”。


                          投入钱不少,真正受惠的人不多

胡祖光委员:

    衣、食、住、行及看病,最根本的民生问题。多年来,政府部门投入的钱不少,但真正受惠的人却不多。

    前天,我们有个政协委员外出打车,出租车司机请委员带个建议,他们在杭州打工多年,只因户口不在杭州,就没资格申请经济适用房、廉租房。

    确实,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政府花了很多钱。前几年的经济适用房,目标、面积、价格脱离实际,主要是经济房价利润不高,房地产商要图利润,把面积造大,赚超面积部分的钱。真正需要住房的人,买不起房;享受经济适用房的人,生活条件不算差。

    如要把住房政策做到惠民,不妨采用住房补贴券。操作方便,还可把政府责任与市场机制结合,开发商要把房售租,必须符合市场要求。

    政府部门花同样的钱,办更好的事,也可考虑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到住房保障体系中。


                           “输血”容易“造血”才难

陶小工代表:

    杭州春节期间,将发放1亿元消费券,补贴城区低保困难家庭、实行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中小学生等群体。

    连续9年实施春风行动,募集帮扶资金2亿元,累计帮扶6万多户困难家庭。

    推行城镇职工医保、城居医保和新农合,对低保、“城镇三无”人员及持二级以上残疾证等人员实行参保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

    2004年开始实行“医疗困难救助”:即每月1元,由参保人自愿参加。在公平享受医保待遇之后,通过医疗救助,对因患重病导致医疗费用过高,家庭贫困的人群再进行补贴。

    这些都是政府的输血工程,但却不是造血工程。


                               有钱不敢用,因为没保障没安全感

黄寿龙代表:

    老百姓有习惯,就是有钱备着应付突发,小孩上学、人情往来、生病,哪一项都需要用钱,所以导致他们不敢消费,老百姓有钱但不敢用,是因为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缺乏安全感。

    所以,要拉动内需,最好的办法就是保障力度加大。



>>>消费券,是否可发给刚刚失业的人

                              帮助困难人先就业 是第一位的

杨岚代表:
 
    加大对困难人群的保障上,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就业问题。城市低收入人群、残疾人、外来务工人群,一旦失业,生活雪上加霜。

    以宁波81890求助服务热线接到的求助电话量来看,要求找工作、职业技能培训等的电话,占总数的20%左右。

    大家需要拉他们一把,如81890求助服务中心联合了780多家加盟企业,如家政、水电、婚庆等技术要求不高的企业岗位,帮助他们就业。


消费券,可发给那些刚刚失业的人

陈剩勇委员:

    杭州给困难人群发消费券,这是政府关注民生的应急行为,我认为,范围可扩大一些。

    比如,对新增的失业人群,这些困难人群是动态的,政府可提供临时性救助,发放消费券,提高保障标准。但这些仅是短期措施。

    政府长期要做的,是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加大对民生的投放力度,确立长远规划:失业、养老、房子、医疗、教育都有保障,也就是说,能够保障一个人基本生存和体面尊严的生活。

                                  对吸纳失业人员企业进行奖励

何雪玲委员:

    对,我也在想,能不能给下岗人员发消费券。

    金融危机影响下,很多企业裁员,如宁波一家公司,原来6000人,现在裁掉了2000多人。被裁下来的人家境困难,但又没达到困难人群标准,,能不能对这些困难人群发放一些消费券?进行暂时性救济,等找到工作,有稳定经济来源再取消。

    要对吸纳失业人员的企业进行奖励,如减免多少税收。


>>>创新措施,百姓越健康医生收入越高

                            拉动农民消费,先让他们安全起来

黄寿龙代表:

    要使农民毫无顾虑地消费,先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标准。提高对低收入家庭救灾资金补助。农业生产保险金政府补贴,推动政府、银行、农户联动,降低承担风险担保金,政府担保,银行向农业农村农户发放资金,让农民自己有发展的信心。


                                  医疗困难救助, 没有普惠全省

陶小工代表:

    据我所知,医疗困难救助没有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我曾遇到未参保居民,很希望能享受到这个政策。

    建议我省能尽快出台医疗救助办法,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政策,不断提高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和医疗救助水平。

    建议推出重大疾病的救助措施。在医保规定的范围内,市民所能享受的医保待遇是有限制的,如,一些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外的自费药不能报销。

    对一些身患疑难疾病、癌症、遗传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患者,这笔不能报销的费用让他们家庭负担很重,甚至“因病致贫”。

    一位医生曾向我反映,自己接触过一个婴儿,一出生便患有遗传代谢性疾病,只能服用某种特殊奶粉,而这种奶粉一袋要300元,家庭无力承担。

    建议我省考虑到这部分困难群众的特殊情况,酝酿对这类群众的特殊救助措施。


                               让医生收入和百姓健康挂钩

胡祖光委员:

    看病难,人人看不起病。

    要让困难人群看得起病,可以为他们配备社区医生,这也是社区医生走入百姓家的良好载体。

    国外把困难人群医疗补贴单独拎出来,打入一个保健医疗账户,由社区医生管理。困难人群的健康、账户余额,与社区医生奖励挂钩。

    钱太多、身体差,说明社区医生失职;钱太少或不够,身体状况不稳定,那说明社区医生平时开药只重贵不注重实效。

    这样,医生会更注重服务对象的平时保健,把困难人群的身体健康与医生利益融为一体。

    同样一笔钱,不仅把困难人群看病难解决,而且还率先推行了日常保健,一举两得。

    对于社区医生来说,也能打出品牌,一举三得。


>>>要起码等30年,才能等到养老床位

                                  要求很小很小:社会别忘了他们

杨岚代表:

    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城市低收入人群、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受到的影响肯定要大。

    低收入群体、残疾人等很期待社会关注,而且,他们的要求很小很小,甚至只是精神上的关注、鼓励。

    很多残疾人跟我说,他们最怕的是社会把他们忘了!

    只要政府能“想到他们”,为他们动一点点脑筋,哪怕组织他们一起聊聊天,他们也会很开心、很幸福。

    对残疾人来说,他们可能更需要的是社会对他们的尊重,能够给他们一个平台展示自己,发挥价值。

    我们中心接触过的很多残疾人,很有才艺,如十字绣、绘画等,让他们适当就业则更好了。


                                             抓教育投入好比吃青橄榄

黄寿龙代表:

    抓住教育就是抓住民生之本,抓教育投入好比吃青橄榄,刚开始涩口,咀嚼过后会有莫名的甘甜,回味无穷。

    苍南是欠发达县,但对教育的投入不打折扣,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全年教育经费投入5.47亿元,基本满足了孩子“想读书、有书读”的要求,开始向“读好书”迈进,全县高考连续15年上线人数位居温州第一。 


                                           要等30年,才能等到养老床位

何雪玲委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新增机构养老床位1.5万张。

    我在社会福利中心工作,特别关心这一块,我觉得,这些养老床位远远不够,政府、社会对养老的关注还远远不够。

    到2008年底,全省老年人口达600万,很多老人想进养老院,但没有床位。

    我们福利中心核定床位是300张,老人住进来后,一般很少再出去,所以,每年我们只能轮出30张床位左右,但登记要进来的有1000多人了。这些人要等起码30年,才能等到床位。

    有老人说,已经登记5年了,怎么还没轮到我呢?我们也很为难,省里说新增的1.5万张,全给我们宁波恐怕都不够。

    我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一对年轻夫妻要养8个老人,家庭式养老已不适应了。发生疾病的话,在我们福利中心还有配套医院,可进行抢救。

    但政府、社会对养老不够关注,但养老这个问题已迫在眉睫,全省很多地方都在排队等养老床位。再过10年,我们三个人中就会有一个老人,希望政府能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

    对民营养老机构也要给予政策扶持,鼓励更多民间资本投身养老事业。

                                     社会保障才是最大的“安全网”

陈剩勇委员:
 
    社会保障方面我省是走在全国前面的,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是滞后的。物质发达程度已远超英、法国家上世纪60年代末的水平,但却没有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认为金融危机没有见底,政府接下来要考虑的是防范社会危机。

    企业效益下降,员工收入减少,企业裁员,农民工、城镇困难人群失业,在城市里他们什么都没有,这个群体恰恰是社会保障最少的人。

    要防范社会危机,就迫切需要完善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

     注:陶小工系民建界省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