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优秀会员专题
我的位置:主页  > 专题栏目 > 优秀会员专题
搏击风浪筑广厦 一腔赤诚报社稷
——记浙江丽水括苍房屋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民建丽水市委委员封兵林
发布时间:2011-05-04 14:36:16
  |  
作者: 丽 建
    也许这让人难以置信——
    一个成功的房屋开发公司董事长,16年奔走于大江南北,开发房屋超过了100万平方米,自己一家却还住在80平方米的房子里;
    一个月口袋里300元零用钱也花不完的企业老板,却对公益慈善事业热衷大方,累计捐款超过了430万元;
    一个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中搏击的人,却以兼济天下为已任,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社会调研,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上……
    他,的的确确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就是民建全国优秀会员、民建丽水市副主委、市政协常委、浙江丽水括苍房屋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封兵林。

    从一名乡镇企业的建筑工人到房屋开发公司的董事长,从东拼西凑白手创业到如今拥有6个全资子公司、4个省外分公司,资产总额达50多亿元,封兵林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诠释了成功的内涵。16年来,他奔波于大江南北开发建设,已经不记得自己盖起了多少楼房,但是在他的心底,却一直没有间断地在用真、用诚、用爱灌筑着心灵的大厦。

    古人云:十年铸一剑,功成天下惊。经过十年磨成的剑,那一定锋利无比。一个企业,如果经历了多年的磨练,能够脱颖而出,那一定是出类拔萃的。
    封兵林和他的“括苍”品牌正是印证了这句话。创办于1995年的括苍房屋开发有限公司,经过了十年的市场历练,2005年跨入了“中国房地产企业200强”的行列。如今,经过了16年的商海搏击,封兵林一手创办的括苍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以房地产业为主,集建筑工程、装饰装潢、园林绿化、物业管理和进出口贸易、商场经营开发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公司下辖6个全资子公司、4个省外分公司,现有资产总额50多亿元,净资产5.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3.91亿元。
    创业之路多艰难。对封兵林来说,今天的成功尤为不易。青年时期的封兵林,在那段历史动荡的岁月里,全家被下放到农村,中学没有毕业就开始了建筑工人的生涯。艰苦的环境锤炼了他的意志,他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以生活为师,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般人少有的勤奋,很快成了建筑行业的行家里手,并担任了丽水地区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的副总经理兼企业技术负责人。
    改革之初,万业待兴,激发了多少青年人创业的豪情。1995年,封兵林毅然加入到了创业的洪流,他东拼西凑筹措资金,创建了丽水括苍房屋开发有限公司。从一名乡镇企业的建筑工人到房屋开发公司的董事长,从白手创业到今天的成功,封兵林在这一路的创业打拼中,留下的是一步步坚实的脚印。
    “办企业不仅要增加资产实力,更重要的是要讲诚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这才是不可估算的无形资产。”封兵林的话不多,却字字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质量是房地产行业的生命线。职业道德引路,才有过硬的质量基础。在封兵林眼里,括苍公司之所以能够牢牢把握一道道施工环节,确保质量关,保持百分之百的合格率,都是靠员工的职业道德实现的。
    员工至上,是封兵林企业管理的独特经验。他自己已经不记得盖起了多少楼房,但是在他的心底,却一直没有间断地在用真、用诚、用爱灌筑着心灵的大厦。那幢心灵的大厦就是责任,是对员工、对消费者和对社会的责任。16年来,他正是用这种朴素的情感,温暖着员工,取信于消费者,默默地回馈着社会。
    2003年,员工陈小莲刚调到总公司上班还不到一年。有一天,同事接到了她家里的电话,她父亲在山上挖笋时不慎摔倒身亡。当时,同事只是告诉她,家里有急事让她赶快回家,并未对她说实情。当封兵林知道后,马上派总经理带人赶到陈小莲乡下的老家,并带去了慰问金,帮她料理后事。“董事长还特意对我说,百善孝为先,不要担心工作,先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陈小莲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充满着深深地感激。
    和陈小莲一样,括苍公司员工的内心都涌动着来自封兵林亲人般的暖流。朱金淼,因患脑瘤住院,3年间公司给他的工资福利一分不少,封兵林还常常派人去医院看望,其社保以外的住院费公司全部为他报销;陈真海,因为家庭困难,封兵林资助其两个小孩读完了大学……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是许多括苍公司员工的切身感受。
    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房地产企业首当其冲地陷入了困境。当许多企业举步维艰纷纷裁员减薪的时候,封兵林在公司坚定地宣布“不裁员、不减薪、劳保福利照旧发”。那一年,公司员工一个都没有离开。他们舍不得离开,因为他们早已经把封兵林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把括苍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家。

    封兵林从事房屋开发事业16年,累计投资开发商品房面积100多万平方米。然后,到现在他一家还住在80平方米的房子里。他不计较自己的物质享受,却热衷于社会救助和公益事业,先后累计捐款430多万元。他以真挚感恩的情怀无声地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一片爱心。

    “我的企业之所以有今天,全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靠社会的支持,我认为,我们企业应当回报社会”。这是封兵林经常说的一句话。
    事业成功的封兵林,从内心深处感激党和人民,没有党的英明领导和好政策,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括苍公司。他心存对党和人民的感激之情,饮水思源,富而思进,在企业不断发展,效益不断提升的同时,不忘履行回报社会的责任。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早在2003年,封兵林就与民建企业家一起,结对浙江省百个贫困乡之一的丽水市莲都区巨溪乡,在那里开展了救助特困老人、捐资助学、引资扩建中心小学、帮助发展有线电视网络、为菇农提供科技服务、建立雷公藤基地等活动。他一次次往返于丽水通往巨溪乡的那条蜿蜒坎坷的山路,把温暖和爱深深地撒在了那片土地上。
    “热爱祖国,首先就要爱自己的家乡。”封兵林把自己对祖国深厚的爱化作了一件件具体的行动。他看到家乡农村缺医少药,农民看病非常困难,为了能为家乡农村多培养出优秀的医护人才,封兵林主动找到了丽水市卫生学校,向其捐赠16万元,第二年又捐赠了100万元。
    来源于社会,回报于社会。多年来,他帮助山乡修桥造路,出资支持聋哑学校,资助贫困学生,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向慈善总会捐款……先后向社会公益事业和弱势群体捐赠430多万元。封兵林以企业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德,用大爱铸造了一座人间真情的彩虹,用奉献诠释着人生的价值。
    封兵林,这个在慈善事业上十分热心的人,对自己的物质生活却很节俭,他每月口袋里300元的零用钱也花不完。他讨厌红酒绿的应酬,从未到歌舞厅享受过什么“三陪”;对一些必须应酬的宴请非老总出场不可的,他以水代酒,向来宾道一声“失礼了,请原谅”。他一年365天几乎没有节假休息日,星期日也经常在办公室筹划下一步工作,处理应急事情。公司里他是第一个上班,也是最后一个下班的人。他公司有那么多住宅商品房,但他一家至今仍住在80平米的旧房中。
    也许这让人很难相信,但封兵林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责任和奉献。

    丽水市民建副主委、市政协常委的身份,使封兵林有了更大作为的空间。他四处奔走,调查研究,切实履行职责,反映社情民意,以促进丽水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为已任,为丽水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

    封兵林于2000年11月加入民建,后被选为民建丽水市副主委、市政协常委,他把组织对他的关怀和培养以及热爱家乡、热爱丽水的情愫,化作学习、工作的内在动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履行职责。他紧紧围绕民生和加快丽水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每年向市政协提交提案3-4个,反映社情民意5件以上。
    2003年封兵林经过深入调研,撰写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出口退税工作的几点建议》的提案,该提案被评为当年的优秀提案,并被市委、市政府采纳。2009年,他起草的《关于加强古堰画乡文化内涵建设的两点建议》,由民建市委会修改后被确定为市政协重点提案,由市委常委、莲都区委书记陈瑞商领办。民主党派人士正确的意见、建议一旦被政府采纳,就会产生不可低估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所以封兵林乐此不疲。
    2010年封兵林抽出了更多时间进行调查研究,他把了解到的、听到的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记录下来,积累资料,撰写提案。他先后提交了《关于推进丽水发展新跨越的几点建议》、《关于创新保障性住房体系,实行公共租赁房政策的建议》《关于加强棚户区改造的建议》、《关于创建却金馆省级廉政文化示范基地的建议》等5个提案,其中很多建议对策被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纳。
    每一份提案都凝聚着他朴实的调查和睿智的分析,为了更好地尽到民主党派代表参政议政的职责,封兵林还常常出人、出力、出钱,精心研究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丽水市输出农民工有46万人,输入农民工有44万人。农民工问题一直是封兵林关注的热点。2010年,他发起并组建了《丽水市城乡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研究》课题组,并由他任组长、由他提供全部经费。封兵林带领课题组人员对丽水市农民工的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并撰写了《丽水市农民工状况系列报告》一书,印刷440多份,就农民工的住房、培训、子女教育、权益保护、户籍管理及社会保障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市领导对这一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引起了政府对农民工问题的高度重视。
    搏击风浪筑广厦,一腔赤诚报社稷。一个个经典的项目,一件件感人的事迹,封兵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奉献之举。我们有理由相信,封兵林会以他的赤诚之心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创建出更加灿烂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