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优秀会员专题
我的位置:主页  > 专题栏目 > 优秀会员专题
奉献之歌
——记浙江省衢州市政协副主席、民建衢州市委会主委马梅芝
发布时间:2011-05-04 00:00:00
  |  
作者: 毛朝阳 谢小兵
    认识马梅芝的人,都会被她丰富的学识、不凡的谈吐、超前的思维和爽朗的笑声所吸引;
    认识马梅芝的人,都会被她执着的事业心、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干练的行事风格所折服;
    认识马梅芝的人,都会被她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的品格和一心奉献会的事业的思想境界所感动!
    马梅芝,今年45岁,民建浙江省衢州市委会主委、衢州市贸粮局局长,衢州市政协副主席、浙江省政协委员。2010年获民建全国优秀会员称号。
    勤于学习的智者
    “两会”期间,有这么一个奇特现象:马梅芝的发言材料,被记者们一抢而空。“两会”期间,马梅芝常常被“嗅觉”灵敏的记者们“围追堵截”。政协会议上联组讨论发言,她被记者们喻为“妙语连珠”。有位省政协委员曾调侃马梅芝说:“您发言一次,民建的影响力至少要提高15个百分点。”
    其实,每次马梅芝的发言,之所以能成为记者们关注焦点,是与她平常不断学习和提高分不开的。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这一点,笔者在马梅芝的办公室得到证实。
    在她的办公室里,书柜摆满了各种书籍,其中经济类、法律类和外语类书籍最多。
    马梅芝是个勤奋好学的人,虽然身兼数职,工作十分繁忙,但她始终坚持学习。在工作之余,参加了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03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华东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学习,每天还坚持1个小时学习英语,半个小时进行思考和撰写学习笔记。有时出差坐在车上也捧着英语书不停地念。她深知,作为新时期领导干部不仅要懂政治、懂经济,还要懂一门外语。她做到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平均每年撰写的学习体会近200篇,个人自学计划在市机关工委组织的比赛中获奖。民建中央副主席黄关从来衢州调研时,对衢州民建工作高度评价,称赞“有激情、有作为、有希望”。
    2008年,英国一家大企业库塞米诺公司在国家粮食局负责人的陪同下来衢州调研。马梅芝既当东道主,又当翻译,一口流利的英语惊呆了所有在场的同志。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马梅芝搜索着世界各国对这场危机的反应。她发现,在英语中危机是“Crisis”,即危险的寓意,而在中文和日文里,危机一词是危和机的叠加,即危险与机遇并存。她意识到,这是应对这场危机的文化制胜法宝。于是,她迅速召开市贸粮系统工作会议,要求务必紧紧把握这次机遇,寻求跨越发展,弯道超车。如衢州东方集团一下子就收购了几十处资产,扩张了10多家企业。在金融危机面前,衢州商贸流通业迎难而上,骨干企业效益增长均在50%以上。
    马梅芝平时除了喜欢看中文版的《环球时报》、《中国经济时报》,还习惯浏览英文版的《中国日报》、《美国时代周刊》、英国《卫报》等。光伏产业是衢州市的主导产业。2010年10月,美国国会动用301条条款,对我国光伏产业实施反倾销调查。马梅芝马上收集国外相关资料,在第一时间向市领导作了汇报,使该市迅速采取措施,积极主动应对,变被动为主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参政议政的表率
    参政议政工作是民建的重要职责,作为主委,马梅芝始终带头履行参政议政职责,推动会内的参政议政工作。 
    “马主委参政议政意识实在太强了!”在民建衢州市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小朱滔滔不绝地夸起了马梅芝主委。
    在小朱提供的一份材料中看到,近几年马梅芝在每年的省、市政协会议上都有3到5篇的提案提出。有些列为大会发言,意见建议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高度重视。如《关于加大浙江省粮食物流中心建设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议》、《关于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合法入市”试点建议》、《以林地使用权流转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保护钱江源生态环境的建议》、《关于粮食安全生产问题》、《关于加快推进浙江省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建议》、《打响南孔文化品牌,提升浙江文化软实力》、《关于扶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这些提案,有的得到领导指示,有的获得省民建参政议政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这些提案,化费了马梅芝大量时间,凝结了不少心血。然而,马梅芝却十分谦虚地说:“提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广大民建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围绕核心才能进入中心。马梅芝通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使衢州民建备受瞩目。这几年,市委、市政府在相关政策出台前,都会派人上门倾听民建的意见。在关于如何加大经济型实干型干部培养力度的调研中,市委书记、市长、市委组织部长先后多次约见马梅芝,听取意见和建议。关于加强机关干部经济一线锻炼力度,增派市级机关科级干部到招商岗位脱产实践的建议得到了当场采纳,市委组织部随后抽调了20名科级干部到市开发区、市高新园区、市西区担任招商员,接受经济一线岗位的锻炼。市课题组的同志也多次到马梅芝办公室,就如何健全和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听取意见和建议。关于衢州“十一五”、“十二五”的发展规划问题,市课题组的全体成员专门到马梅芝处拜访,安排半天时间专题听取意见和建议。
    参政议政,为衢州民建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创新工作的推动者
    马梅芝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全方位推动该市民建组织建设。
    2004年11月任民建衢州市委会主委以来,她先后推动成立了衢江区支部、柯城区总支部、江山市支部,调整完善了衢江区支部结构、市直属各支部结构。她将在政府部门开展工作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党派的班子建设和管理中,使市民建班子建设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基层组织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在2008年10月召开的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马梅芝进行了经验介绍,受到了与会的民建中央组织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先后有广西、沈阳、省内其它市(地)的民建组织来衢考察学习,衢州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全国逐渐产生影响力。
    她十分关心和关注市级机关中无党派骨干成员的工作生活,积极动员和吸收部分成员加入民建,以强化市民建的生力军建设。她提出“民建组织的生命力在于活动、凝聚力在于服务”,进一步强化民建的活力和凝聚力。她坚持走访慰问困难会员和老同志,推动老龄委、企业委员会、妇委会等建设,努力构建民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一位政府部门中共党员曾无限感慨地对马梅芝说:“民建组织生活充满了活力,真让人羡慕!”
    马梅芝长期在经济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对经济工作可以说驾轻就熟。
    作为民建省委常委、衢州市委会主委的她,积极探索创新新时期的民建工作,结合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在全省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和衢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立市、借力发展”战略,她向省委会提出在衢州设立“民建创业园”。省委会高度重视,经常委会讨论通过,将“民建创业园”列为2003年重点工作,同时得到了民建中央的肯定。为了使“民建创业园”顺利得以实现,在民建省委会的支持下,马梅芝一次次地奔波、协调。经过半年多的努力, “民建创业园”项目在衢州正式签约。此项目的正式签约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肯定与赞扬。时任中共衢州市委书记蔡奇称此园区项目为“两民三创”工程:民建、民办、创意、创新、创举。
    目前,园区占地963亩,15家企业落户园区,项目均已开工投产,总投资10多亿元。“民建创业园”在全国民建产生巨大反响,会中央常务副主席马培华、副主席黄关从、组织部部长李世杰分别莅临指导,给予了充分肯定。2010年7月,“民建创业园”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会中央副主席宋海还专程来衢州剪彩。沈阳市委会、桂林市委会等前来参观考察,认为这在全国民建是一大创举。
    马梅芝积极向省委会申请,邀请省委会原副主委陆惠明到衢州调研“衢州打造四省边际商贸中心”课题,先后得到了省委书记赵洪祝、副省长龚正、市委书记孙建国重要批示,推动了省委省政府确立“衢州打造四省边际商贸中心”的战略定位,并推出系列扶持政策。
    她依托在政府部门担任“一把手”的优势,探索了党外“一把手”与中共党委合作共事的议事规则,得到了中央、省、市统战部的充分肯定,先后有全国各地的党派机关前来取经,推进了合作共事的机制建设。
    会员的贴心人
    从一定程度上讲,做民建工作就是塑造凝聚力工程。作为民建衢州市委会主委的马梅芝,在领导市民建的实践工作中深切地感悟到这一点。
    凝聚力工程从何着手?除了制订会内的互帮制度以外,争取中共各级组织对民建会员的关心至关重要。如何争取?市委会的领导起主要作用。加入民建以来,马梅芝利用自己作为政府部门“一把手”的身份优势,见缝插针地走访各支部主任所在的单位,同单位主要领导进行沟通、寻求支持,此举大大地调动了支部主任们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多为民建组织服务与奉献。
    近年来,马梅芝把扶持会员企业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不遗余力地推动会员企业发展壮大。
    会员企业衢州邵永丰成正食品厂,改制后生产经营不善,企业处于消亡状态。马梅芝了解情况后,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主进行市场分析,并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努力打开市场。马梅芝还多次为企业奔波,积极争取资金的支持。在马梅芝的帮助下,这家企业不仅成功地申批了国家第一批“中华老字号”,而且在杭州、北京、台湾等地开了10多家连锁店。一只麻饼,价格翻了好几倍,企业扭亏为盈。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建立了“邵永丰工业园区”。这家企业和其产品,得到了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吕祖善等领导的高度重视与赞赏。
    会员企业浙江民心炭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竹炭生产企业。马梅芝带领机关同志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鼓励企业走高起点、高科技发展之路,协助成立国家级研发中心。马梅芝还代表市民建在市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打造衢州竹炭品牌,做大衢州竹炭产业建议》,为企业进一步向高端发展营造良好环境。2010年5月,这家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衢州市首家获得这么高级别科技奖项的企业。目前,该企业成为浙江省竹炭行业龙头企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香港、台湾、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该公司董事长包立根无限感慨地说,企业发展之快,与马梅芝主委带领的市民建的支持与帮助是分不开。虽然马梅芝为民建会员做了许多,在会员最需要的时候,总会热心帮助,但做了就做了,很少会说。她知道,作为民建市委会的领导,帮助会员是应尽的义务,造就民建的凝聚力,是基本的职责。
    廉洁奉公的楷模
    马梅芝虽然是党外领导干部,但她始终以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她常常跟同志们讲,同时也是警示自己“作为公务员,人生有两条底线:一是健康的身体,二是廉洁从政。任何一条底线的突破都将是自我人生的毁灭。”她深知,作为政府经济部门的“行政一把手”和市民建的“一把手”,对两个系统的廉政工作都肩负着重要职责。马梅芝调到市贸粮局长的岗位时,由于兼市政协副主席的原因,有人劝她买2.4型的小车,按规定也是允许的,但她坚持购买2.0型的小车。在衢江区机构改革期间,她丈夫所在单位也在改革之列,有好心人跟她讲,你去打个招呼,你丈夫可以调整个好单位,马梅芝一笑而过。事后,她丈夫稍有抱怨时,她耐心地做好思想工作。2007年,马梅芝母亲病重一直住院直到12月份去世,将近一年时间,她没有惊动过市贸粮、市民建系统的任何人,都是自己一个人面对和处理、一切从简。市贸粮局下属企业市粮食经营公司需处置一批国有资产,拍卖公司闻风而动来找马梅芝,要求能让他们拍卖,还动用各种关系威胁马梅芝。但她坚持要求“公平、公开、公正”处置,并要求市粮食经营公司率先在市区试行出台《市区资产处置拍卖公司选定和拍卖保证金管理办法》。在市贸粮局筹备浙西粮食物流中心项目中,有设计、建设单位来找她,她坚持项目筹备组成员一起参加,谢绝单独接待,以确保招投标等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6年来市贸粮局、市民建系统均未发生违纪违法案件,未发现行业不正之风。市贸粮局下属的国有企业年利润均保持50%以上的增幅,系统的廉政建设为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10年,马梅芝光荣地被评为全国民建优秀会员。
    奉献与责任,是马梅芝加入民建后最深切的体会。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后,马梅芝更是身体力行。马梅芝坚定地认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责任,作为在政府部门的领导应当尽责尽力,作为市民建领导应当奉献有为。
    她以自己的激情、热情与真诚,为衢州民建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 
    (作者毛朝阳系衢州市总工会新闻中心主任,谢小兵系民建衢州市委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