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栏目
-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
- 聚焦2024全国两会
- 聚焦2024浙江省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
- 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
- 2023全国两会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两会
- 学习贯彻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
- 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
- 2022年全国两会
- 十九届六中全会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 2022年省两会
- 2019年两会专题
- 2018年两会专题
- 2016年两会专题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两会专题
- 五水共治
- 2014年两会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两会专题
-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
- 2011年两会专题
-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 2010年两会专题
- 建国60周年
- 抗击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多党…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征文选…
-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
- 优秀会员专题
- 纪念汤元炳同志诞辰100…
-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专题…
- 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专…
- 2009年省两会专题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征文选登
一家三口话“改革”
发布时间:2019-01-11 15:12:37
|
作者: 何晓洁
时光荏苒,今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年。40年来,改革的春潮浩浩荡荡,神州上下万象更新。改革开放凝聚起最广大的共识,更是激发出亿万国人的动力,大家牢牢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积极投身到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建设中。改革开放带来翻天覆地巨变的同时,还与社会民生和百姓生活血脉相连,改革的春潮流淌进万千百姓人家,并深深渗入到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生活中。我们一家三口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每个人都有一段真实的回忆要分享。三段改革进程中不同时期的经历,也描绘出个体在改革大潮中成长、奋斗的足迹。
父亲的回忆:改革前夕惊雷响,万千春苗破土生
最近我在报纸上看到“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这则新闻,记忆仿佛回到了40年前。改革开放政策是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那时我刚刚18岁还是个高中生。我仍清楚地记得,当时知识青年中最热门的话题就是“高考恢复了”。此前因为文化大革命,我国高考制度已被中断了十年,1977年9月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这堪称是改革开放前夕的一声惊雷。
1977年的冬天,全国共有570万名考生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课堂奔赴考场,之后78级、79级考生的人数也是居高不下,因为“那三届”聚集了很多被十年文革耽误的人才。我就是1979年参加高考的,也是“那三届”的考生,我们这一代人回忆起高考,内心始终充满了温暖和感动:文革十年知识青年心如枯木,高考制度恢复如同降下了甘霖,抚平了历史的阴霾,冲淡了劳作的辛苦,心中的信心和希望犹如雨后春苗般破土而生。高考恢复改写了很多人之后的人生轨迹,也形成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人才支柱。
77、78、79“那三届”共培养了80余万的大学生,这是我国第一批致力于改革开放的人才,他们冲锋在前,奠定基础,在各行各业大力助推着社会的建设和改革的进程。当年高考以后,我被杭州师范学院录取,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坚守着三尺讲台也有35个年头了。我们这代人得益于高考恢复,从改革之初社会百废待兴之时走上岗位,在国家数十年的改革进程中,持续贡献着自身的光和热,也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如今我们这代人已顺利完成了属于我们的历史使命,今后改革开放的大旗要靠年轻人来扛起,带领大家继续在这条道路上一路向前,踏实稳健地走下去。
母亲的经历:历经改革风雨洗礼,下岗就业又见彩虹
我出生于1963年,19岁那年也就是1982年,我走上工作岗位,进入当时杭城有名的大国企之一杭州链条厂。链条厂在那个年代可是“香馍馍”,因为父母是厂里的老职工,所以在他们退休以后,我才有“家属工”名额进厂。进厂后,我被分配到质检车间,在工作中我努力地跟老师傅学技术,同时也结识了不少好姐妹。因为工作认真,我检验的零件次品率较低,没过几年,就成为了质检小组的组长。每天我都带领着质检小组的姐妹们穿梭于各条工线之间,抽查各种产品的质量,伴随着上下班的广播和机器的轰鸣声,岁月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流转。
1995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国企改革的消息在杭城蔓延开来,彻底打破了这种平静。之后的几年里,杭城的大小国企都先后开始改制、倒闭和下岗,这期间链条厂也倒闭了,我们质检小组的姐妹们都下了岗。下岗后亟待解决的就是就业问题,我们在国企这种单一又稳定的环境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对再就业充满了惶恐和担忧。幸好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对下岗工人进行经济补助,并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这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无疑是最有效的“保护伞”和“定心丸”。几个月后,在一系列就业政策的扶持下,我们质检组的姐妹们又纷纷再就业了:阿琴通过技能培训学会了糕点制作,被一个学校食堂聘用了;美兰原来就持有电工证,在政府组织的定向招聘中进了另一家厂;文文拿着下岗的补助金自主创业,开了一家小服装店……而我也通过技能培训取得了会计证,被一家企业聘用了。
在经历了国企“下岗潮”这场改革风雨后,我和姐妹们都变得更坚强和勇敢。我们通过努力积极实现再就业,自强不息谋幸福,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不仅蜕变成为独立自信的新女性,生活也都过得美满幸福。如今大家都退休了,姐妹们相聚时常常忆苦思甜,一开始我们都不理解20年前的这场“下岗潮”,但时隔多年随着国企改革和社会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整体经济形势越来越好,大家也就渐渐明白了,当年的国企改革和“下岗潮”都是国家走在改革开放这条道路上必经的“阵痛期”,我们也都坚信,今后这条道路必定越走越光明,会走出一片崭新而广阔的新天地。
我的自述:沐浴改革春风成长,80、90后担起社会重任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我对改革开放最初的认识,源自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我们80、90后生长在一个美好的时代,虽然没有完整地经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但我们见证了现代化建设,产业布局调整,城市化进程推进等改革关键时期。自我记事以来,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是深深地震撼了我。
我出生在运河最南端的杭州拱墅区,童年的大片记忆都是斑驳逼仄的青石小巷,潮湿破旧的枕河人家,还有机器轰鸣的杭钢、杭炼、浙麻、杭丝联厂区……上世纪90年代的拱墅区是杭城工业的摇篮,鼎盛时工业产值曾占杭州的60%,但以工业为支柱的产业模式,逐步凸显出经济素质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运河环境容量难以承载等问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200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八八战略”,之后的15年里,我亲眼见证了家乡拱墅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全区关停了1500余家工业企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现从老工业区到现代商业商务区的华丽转型;另一方面完成了17平方公里的旧城改造,30个村的6372户农户拆迁,从老城区、城郊结合区变成了现代大都市中心城区。如今我生活的拱墅,已华丽蜕变为一个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运河沿岸名区,改革的新意融入在历史的韵味中,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
我们80、90后是沐浴着改革春风,无忧无虑成长的一代人,如今我们中的多数也已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深化改革重任在肩,我们要多一份责任担当,多一份使命荣光,勇敢扛起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大旗,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国家建设的事业中,努力绘制属于我们80、90后的奋斗新篇章。
结 语
在过去40年改革进程中,我们共同迎来了国家强盛,经济腾飞和百姓富足,也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和红利。40年来,改革成果丰硕,但前路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发挥钉钉子精神,在改革开放这条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80、90后作为当今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更要发挥优势,勇挑重担,争做新时代改革的引领者、开拓者、奋进者。
(作者系民建拱墅区五支部宣传委员、杭州拱墅区发展改革和经济局工作人员)
父亲的回忆:改革前夕惊雷响,万千春苗破土生
最近我在报纸上看到“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这则新闻,记忆仿佛回到了40年前。改革开放政策是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那时我刚刚18岁还是个高中生。我仍清楚地记得,当时知识青年中最热门的话题就是“高考恢复了”。此前因为文化大革命,我国高考制度已被中断了十年,1977年9月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这堪称是改革开放前夕的一声惊雷。
1977年的冬天,全国共有570万名考生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课堂奔赴考场,之后78级、79级考生的人数也是居高不下,因为“那三届”聚集了很多被十年文革耽误的人才。我就是1979年参加高考的,也是“那三届”的考生,我们这一代人回忆起高考,内心始终充满了温暖和感动:文革十年知识青年心如枯木,高考制度恢复如同降下了甘霖,抚平了历史的阴霾,冲淡了劳作的辛苦,心中的信心和希望犹如雨后春苗般破土而生。高考恢复改写了很多人之后的人生轨迹,也形成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人才支柱。
77、78、79“那三届”共培养了80余万的大学生,这是我国第一批致力于改革开放的人才,他们冲锋在前,奠定基础,在各行各业大力助推着社会的建设和改革的进程。当年高考以后,我被杭州师范学院录取,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坚守着三尺讲台也有35个年头了。我们这代人得益于高考恢复,从改革之初社会百废待兴之时走上岗位,在国家数十年的改革进程中,持续贡献着自身的光和热,也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如今我们这代人已顺利完成了属于我们的历史使命,今后改革开放的大旗要靠年轻人来扛起,带领大家继续在这条道路上一路向前,踏实稳健地走下去。
母亲的经历:历经改革风雨洗礼,下岗就业又见彩虹
我出生于1963年,19岁那年也就是1982年,我走上工作岗位,进入当时杭城有名的大国企之一杭州链条厂。链条厂在那个年代可是“香馍馍”,因为父母是厂里的老职工,所以在他们退休以后,我才有“家属工”名额进厂。进厂后,我被分配到质检车间,在工作中我努力地跟老师傅学技术,同时也结识了不少好姐妹。因为工作认真,我检验的零件次品率较低,没过几年,就成为了质检小组的组长。每天我都带领着质检小组的姐妹们穿梭于各条工线之间,抽查各种产品的质量,伴随着上下班的广播和机器的轰鸣声,岁月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流转。
1995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国企改革的消息在杭城蔓延开来,彻底打破了这种平静。之后的几年里,杭城的大小国企都先后开始改制、倒闭和下岗,这期间链条厂也倒闭了,我们质检小组的姐妹们都下了岗。下岗后亟待解决的就是就业问题,我们在国企这种单一又稳定的环境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对再就业充满了惶恐和担忧。幸好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对下岗工人进行经济补助,并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这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无疑是最有效的“保护伞”和“定心丸”。几个月后,在一系列就业政策的扶持下,我们质检组的姐妹们又纷纷再就业了:阿琴通过技能培训学会了糕点制作,被一个学校食堂聘用了;美兰原来就持有电工证,在政府组织的定向招聘中进了另一家厂;文文拿着下岗的补助金自主创业,开了一家小服装店……而我也通过技能培训取得了会计证,被一家企业聘用了。
在经历了国企“下岗潮”这场改革风雨后,我和姐妹们都变得更坚强和勇敢。我们通过努力积极实现再就业,自强不息谋幸福,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不仅蜕变成为独立自信的新女性,生活也都过得美满幸福。如今大家都退休了,姐妹们相聚时常常忆苦思甜,一开始我们都不理解20年前的这场“下岗潮”,但时隔多年随着国企改革和社会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整体经济形势越来越好,大家也就渐渐明白了,当年的国企改革和“下岗潮”都是国家走在改革开放这条道路上必经的“阵痛期”,我们也都坚信,今后这条道路必定越走越光明,会走出一片崭新而广阔的新天地。
我的自述:沐浴改革春风成长,80、90后担起社会重任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我对改革开放最初的认识,源自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我们80、90后生长在一个美好的时代,虽然没有完整地经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但我们见证了现代化建设,产业布局调整,城市化进程推进等改革关键时期。自我记事以来,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是深深地震撼了我。
我出生在运河最南端的杭州拱墅区,童年的大片记忆都是斑驳逼仄的青石小巷,潮湿破旧的枕河人家,还有机器轰鸣的杭钢、杭炼、浙麻、杭丝联厂区……上世纪90年代的拱墅区是杭城工业的摇篮,鼎盛时工业产值曾占杭州的60%,但以工业为支柱的产业模式,逐步凸显出经济素质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运河环境容量难以承载等问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200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八八战略”,之后的15年里,我亲眼见证了家乡拱墅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全区关停了1500余家工业企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现从老工业区到现代商业商务区的华丽转型;另一方面完成了17平方公里的旧城改造,30个村的6372户农户拆迁,从老城区、城郊结合区变成了现代大都市中心城区。如今我生活的拱墅,已华丽蜕变为一个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运河沿岸名区,改革的新意融入在历史的韵味中,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
我们80、90后是沐浴着改革春风,无忧无虑成长的一代人,如今我们中的多数也已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深化改革重任在肩,我们要多一份责任担当,多一份使命荣光,勇敢扛起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大旗,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国家建设的事业中,努力绘制属于我们80、90后的奋斗新篇章。
结 语
在过去40年改革进程中,我们共同迎来了国家强盛,经济腾飞和百姓富足,也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和红利。40年来,改革成果丰硕,但前路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发挥钉钉子精神,在改革开放这条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80、90后作为当今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更要发挥优势,勇挑重担,争做新时代改革的引领者、开拓者、奋进者。
(作者系民建拱墅区五支部宣传委员、杭州拱墅区发展改革和经济局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