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建国60周年
我的位置:主页  > 专题栏目 > 建国60周年
路的故事
赞美建国60年来家乡的巨变
发布时间:2009-12-24 09:29:23
  |  
作者: 周复贤
    60年的风雨,60年的历程,今年迎来了建国60周年华诞。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脚踏实地的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康庄大道。我们湖州也同全国各地一样昂首阔步地向前迈进!
    我们家乡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是一个山水清远、景色秀丽的城市,北傍太湖,浩渺烟波,西倚天目,苍山竹海,市内多座园林景色如画,湖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正在向现代化城市迈进。
    我就以交通道路的发展,来说说今天湖州的巨变: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贯通市区四周,延伸到三县两区,有市内和城乡多条公交线路,有招手即来的的士车,还有近几年不断增多的私家车,马路上人来车往、川流不息,繁华的商业大街,店铺林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在市中心闹市口,新造的地下通道,里面宽敞明亮,上下有自动电梯,方便了穿越马路的行人,晚上,中心街区的街灯、霓虹灯、车灯交相辉映,汇集成了灯的海洋。一条条崭新的高速公路,像巨龙一样蜿蜒至周边许多大中小城市,目前还正在建设高速城际铁路,我市的水路四通八达,所以说,路的变化之巨大真是感叹不已啊,连我这个老湖州人也不认识了。
    回忆往事,将时光倒流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城里最繁华的地段就在太和坊、同芩路、志成路、彩凤坊这一圈(即现今的浙北购物广场和星火服装大厦一带)俗称“蟹墩子”,有吃、穿、小百货等店铺,还有电影院、书场、浴室等,当时的湖州人吃过晚饭后,携老带小去“逛马路、兜圈子、轧闹猛”似乎已经形成了习俗,这真是湖州的黄金地带,但同现在的闹市区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了。
    六、七十年代的道路交通,我也亲身经历并见证了那个年代的行路难,感受最深的是我两个儿女下放农村时,在南埠乡插队入户期间,我在商店工作,常利用节假日去看望,也顺便带些日用品、食品等给他们,离城仅十多里,沿着田埂、池塘狭窄的小路,翻过一座小山,步行三个小时到达该村,如果中途遇到下雨连躲雨的地方都没有,只好在泥泞的小路上一脚深一脚浅地冒雨艰难地行走,翌日清晨,从水路乘船回城,那个摇着木橹小船的船工吹着海螺呜呜的哆声,知道船快到码头靠岸了,我匆匆登船化两小时回城上班。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着祖国大地,从城市到农村、从物质生活到文化建设都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人民带来了实惠。今年春天,我们民建直属三支部组织到南埠乡栖贤寺开展春游活动,路过我子女下放时的地段,那熟悉的路回荡在我的记忆中,现在汽车都可以在平坦的乡村公路上行驶,公路两旁一幢幢漂亮的农民别墅整齐地排列着,今非昔比,看到这些我的内心真是感慨万千。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美好理想逐步变为现实,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骄傲。正如《西游记》电视连续剧主题歌中唱得那样——“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蒋大为这豪迈的歌声振奋人心地唱响了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