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建国60周年
我的位置:主页  > 专题栏目 > 建国60周年
陈昌智主席在民建中央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09-12-24 09:38:49
  |  
作者:
同志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回顾一同走过的奋斗历程,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非常兴奋、非常激动。

  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华民族自身发展新的历史纪元。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为我们国家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6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气势磅礴的创新实践,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历和战胜了种种艰难曲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根本改善,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华民族迎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伴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多党合作制度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得以确立、并逐步发展和完善,成为立国安邦的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9月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为多党合作制度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辟了多党合作制度新的发展阶段。1982年,中共十二大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进一步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多党合作制度。198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93年,中共中央采纳了民建中央提出的建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正式写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上升为国家意志。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先后制定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三个重要文件,为加强中共与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开创了多党合作制度化建设的新阶段。60年来,多党合作制度的日臻发展和完善,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为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和自身建设开辟了广阔空间。

  民建作为以经济界人士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一经成立,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同盟者与合作者。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民建积极响应,公开宣告站在人民革命一边,走过了一条从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到接受共产党领导的正确道路。1949年9月,民建参加了新政协,参与了《共同纲领》的制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新中国成立后,民建参加了国家政权建设和国家事务的管理,在新组建的国家和地方领导机构中,民建不少领导人担任了重要职务,为建国初期人民政权的创立和稳固作出了贡献。广大民建成员积极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状况根本好转,作出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后,民建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根本任务,围绕关系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献计出力。民建就宪法修改、国企改革、“三农”问题、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重大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中共和政府的重视、采纳。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在扶贫支边、帮困助学、抗震救灾、咨询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思源工程、风险投资论坛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取得良好成效。拓展与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工商界人士的联系,为促进祖国统一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民建自身也不断取得进步,不断得到发展。会员人数由新中国成立前夕的404人发展到目前的近12万人,地方组织365个,基层组织5668个,社会基础、组织构成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非常艰巨。民建作为参政党,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努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生活幸福的长期斗争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国60年的沧桑巨变,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60年来,民建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共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我国的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人民群众和历史的肯定。正是因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民建才能在半个多世纪的考验和磨练中,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发挥应有的作用。坚持共产党领导、竭诚合作共事,是民建开展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我们要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自觉为共产党治国理政建言献策、分忧解难。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始终不渝地与共产党同心同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二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在开辟新民主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探索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过程中发展完善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坚持这一发展道路,是民建长期与中共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形成的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共识,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共同任务。今天开幕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主要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等问题,民建作为参政党,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借鉴中共加强自身建设取得的重要经验,以思想建设为核心、组织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班子建设带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提高自身建设的水平,在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

  三是要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民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坚持爱国主义等“五个坚持”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民建成立的思想基础,也是民建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不断前进发展,不断有所作为的根本原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爱国主义仍然是把广大民建成员紧密团结起来的核心凝聚力。我们要继承民建前辈在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经济振兴、社会进步的事业中体现出来的民族豪情和爱国精神,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努力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凝聚全会的智慧和力量,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献计出力。

  四是要坚持不懈地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凝聚了新中国6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我们各项工作必须贯彻的指导方针。今年年初,会中央下发了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安排意见。最近,根据掌握的情况来看,全会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在转变思想观念、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及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是我们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当前,我们要以庆祝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把学习贯彻的成效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自觉行动。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围绕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促进多党合作事业科学发展上不断有新作为。

  回顾过去,我们备受鼓舞;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继承和发扬会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