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建国60周年
我的位置:主页  > 专题栏目 > 建国60周年
源东乡东叶村  民建人的牵挂
发布时间:2009-12-24 09:43:31
  |  
作者: 民建金华市委会 朱茂丹
    第一次来到东叶村,是因为桃子。那里的桃子叫“源东白桃”,看着白里透红,咬一口脆生生,甜滋滋的,熟期又早,极具特色。
    第一次把东叶村与民建联系在一起,是在民建新会员培训班上听省委会老主委程炜讲民建会史,程主委告诉我们,民建创始人有: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等,其中施复亮先生就是源东乡东叶村人。
再次来到东叶村,开始寻访施复亮故居。村支书非常好客,故居就坐落在村口,虽然有些旧,但收拾的一尘不染,除了图片,还有一些施复亮、钟复光夫妇生前用过的物品,从图片介绍中了解到:施复亮,原名施存统,曾任上海大学等多所院校教授和教员,重庆南方印书馆总编辑。是共青团的第一任团中央书记。1945年发起组织民建,当选为常务理事。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民建中央副主任委员,劳动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
    闲聊中,村支书知道了我是一名民建会员,话匣子一下子拉开了,1992年,施复亮的侄子施根叶收到施复亮女儿的来信,说她的母亲曾多次嘱咐,要把自己的骨灰和施复亮的骨灰一起回归故土,到老家安葬,请施根叶与县政府联系一下,早日实现遗愿。当时的金华县政府对些事非常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选择墓址,并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时任民建浙江省委会主委孙延年和金华市委会主委盛天民参加了仪式。
    东叶村离金华城东二十多公里,现属于金东区源东乡管辖,村子不大,水果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小山村宁静、祥和,村口的那棵大樟树,向人讲述着东叶的历史。1926年,在上海从事中共地下工作的施复亮先生因患肺炎住院,此时军阀孙传芳在上海追捕革命人士,得讯后,他回东叶村避难治病,在老家期间,仍不忘宣传共产党的土地政策。1933年,他返回东叶村,与夫人钟复光一起,造起了一座二层小楼,在此翻译革命书籍,居住长达一年半,东墙门额复书的“半耕半读”牌匾,迄今犹存。解放后,他为家乡做的第一件事,是从北京写信给东叶村农会,将那座小楼捐献给农会办民校。1969年,又将自己的2000元积蓄寄给东叶村建造学校。他的热情诚恳、学识才华使我们每一位民建会员肃然起敬。
    因为先辈施复亮,民建对东叶多了一份牵挂。在新农村建设中,民建金华市委会与金东总支共同与东叶村结对,为村里献计出力。金东总支组织会员为村里捐款12.38万元,金华市人大副主任、民建市委会主委丁国玉,金东区区委书记王国强出席了捐款仪式。现在,由民建会员出资修建的道路已被村里命名为“民建路”,路口树起了石碑,会员还在道路两旁种上了树木,村民再也不要走泥泞的小路去山上劳作。每逢清明节,总有一拔拔的民建会员走在这条路上,来到墓前,祭奠施复亮、钟复光夫妇。去年,结合纪念“五一口号”发布60周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浙江省委会主委吴国华亲自带队组织来东叶村祭扫施复亮夫妇墓,省委会及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丽水等地市民建机关干部及部分会员共120余人参加了活动。
    今年再次来到故居,欣喜的看到,故居前面的院子已修复,还种上了许多的花草,故居也已经过修整,墙上换上了用现代图文制作的图片,资料更加的完整祥实,同去的金东总支又再次组织了为东叶村捐款活动。
    故居是金华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民建会史的活教材。这几年,不断有外地民建组织来参观,民建省委会几次组织培训班成员来东叶学习。一拔拔的民建人在祭奠施复亮、钟复光夫妇的同时,也见证了东叶村的变化。荒山变成了花果山,还办起了“白桃节”;土房变成了楼房,墙上还印上了施复亮之子施光南谱写的歌曲;泥泞的村庄道路浇上了水泥,两旁还装上了路灯。施复亮先生如果在天有灵,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党的惠民政策指导下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一定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