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
- 聚焦2024全国两会
- 聚焦2024浙江省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
- 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
- 2023全国两会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两会
- 学习贯彻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
- 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
- 2022年全国两会
- 十九届六中全会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 2022年省两会
- 2019年两会专题
- 2018年两会专题
- 2016年两会专题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两会专题
- 五水共治
- 2014年两会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两会专题
-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
- 2011年两会专题
-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 2010年两会专题
- 建国60周年
- 抗击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多党…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征文选…
-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
- 优秀会员专题
- 纪念汤元炳同志诞辰100…
-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专题…
- 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专…
- 2009年省两会专题
张明华委员代表民建浙江省委会的发言
——我省“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十二五”时期,我省既处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后危机时代,又处于人均GDP由6000美元向10000美元迈进的新阶段,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经济社会处于改革攻坚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合理判断我省未来发展面临的环境,以更开阔的思路、更宽广的视野,审时度势,深入谋划“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对策。全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在即,结合我省的实际,我们认为,在研究制定我省“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发展战略上,要进一步发挥港口的龙头作用,推动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我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拥有海岸线6600余公里,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条件优越。一是要率先建成港航强省。港口资源是我省最大的资源。宁波港与舟山港同一港池、同一航道、同一腹地、同一集疏运通道,但是由于分属两地,带来基础设施不足、港口功能单一、产业布局不统筹等资源浪费。宁波、舟山两港想要取得实质性的一体化,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十二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必须站在全省发展的战略高度,推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更好地发挥港口优势和潜力,率先建成港航强省。二是大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依托港口,整合提升石化、船舶、能源、海洋装备业等临港重化工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高端海洋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积极推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三是推动沿海经济带建设。在当前天津滨海新区、“海西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等纷纷上升为国家战略时,省委省政府应充分考虑我省沿海地区的优势,以港口为龙头,打造以宁波、舟山为核心,台州、温州、嘉兴等为补充的沿海经济带,统筹规划,积极争取上升为国家战略,将这一区域打造为我国海洋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和示范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为我省“十二五”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和新活力。
二、在发展方式选择上,要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
2008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为5.1∶53.9∶41,第二产业仍在浙江省经济增长中“唱主角”。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省以低成本竞争和数量型扩张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要素制约的矛盾、以出口依赖为特征的经济结构与国际市场调整加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继续走低端产业、低附加值产品、低层次技术、低价格竞争为主的发展道路将难以为继。“十二五”时期,我省必须围绕“四大”(大产业、大企业、大平台、大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全力以赴推进转型升级步伐。一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三次产业发展由“二产主导”向“三产主导”转变。围绕“做大三产、做强二产、做优一产”,逐步推动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三二一”都必须以“四大”为突破口,加快形成“企业集群、物流集群、科技集群”。二是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支持重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附加值高、带动效应强,具有良好的培育基础和潜在优势的产业。应抓住机遇,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三是以高科技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形成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群。改造提升纺织、服装、电气、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围绕提升价值链和提升产业链,培育地方特色产业群,提升产业的质量、品牌、营销、研发等优势。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改造提升商贸、旅游和房地产等传统优势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创意、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推动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文明化,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形成低投入、低排放、高利用、低污染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三、在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要进一步处理好城市化与三农发展的关系,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2008年,我省城市化水平达到57.6%,比广东省低5.8个百分点,远低于目前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我省社会结构转型处于迟缓状态,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滞后,以及由此造成农民收入低、城乡差距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省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但也应该看到,我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国家级贫困县的省区,2008年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也远低于全国,率先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条件优越。“十二五”时期,我省必须进一步处理好城市化与“三农”发展的关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力度,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二是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缩小城乡以及不同区域间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三是大力推动城镇化进程,增强中心镇统筹城乡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把有条件的中心镇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功能齐全、辐射能力强的小城市。
四、在发展的动力上,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省依靠改革创新获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体制机制取得了先发优势,民营经济发展、专业市场培育等走在全国前列。随着其他省市改革力度的加大,我省体制领先的优势有所弱化,现代市场体系不健全、民营经济发展瓶颈制约、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配套等问题依然存在。“十二五”时期,我省必须将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放在十分突出的重要位置。一是促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积极推动完善排污权交易;支持地方金融加快发展,完善区域资本市场,加大证券期货业、股权交易、保险业、风险投资等发展力度,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进一步推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二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适应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需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积极探索省直管县体制。三是鼓励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完善民营经济市场准入、税收管理、规费标准、金融贷款、政府服务“五个平等”机制,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向现代治理结构转变,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四是进一步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把发展“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新格局。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界 别
浙江省政协常委 民建
宁波市政协副主席
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宁波市委会主委
主题词:十二五 规划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