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史大学习
-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
- 聚焦2024全国两会
- 聚焦2024浙江省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
- 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
- 2023全国两会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两会
- 学习贯彻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
- 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
- 2022年全国两会
- 十九届六中全会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 2022年省两会
- 2019年两会专题
- 2018年两会专题
- 2016年两会专题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两会专题
- 五水共治
- 2014年两会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两会专题
-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
- 2011年两会专题
-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 2010年两会专题
- 建国60周年
- 抗击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多党…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征文选…
-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
- 优秀会员专题
- 纪念汤元炳同志诞辰100…
-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专题…
- 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专…
- 2009年省两会专题
这个决策事关一个大国的碳排放控制目标中央新年出招淘汰十大落后产能
在阵痛中展示中国经济质的提升
落后产能和产能过剩互为关联,治理宗旨是减少重复建设
什么是落后产能?
专家指出,落后产能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考察。一是根据生产的技术水平进行判断。所谓落后产能,就是指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生产能力。
二是从生产能力造成的后果进行判断。如果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的污染物排放、能耗、水耗等技术指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则该生产能力就是落后产能。名词解释我国淘汰落后产能时间表
这个决策事关一个大国的碳排放控制目标
中央新年出招淘汰十大落后产能
在阵痛中展示中国经济质的提升
落后产能和产能过剩互为关联,治理宗旨是减少重复建设
话题背景: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要求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针对轻工、电力、煤炭、焦炭、铁合金、电石、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纺织等十大产业的相关准入门槛都已经或即将制定出台。
此次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步骤,但淘汰落后产能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厘清什么思路、采取何种措施、运用怎样的方法,将淘汰落后产能的最大功效发挥出来,并减少由此带来的产业震荡。
1月27日,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浙大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李金珊教授,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剑锋做客本报《财经三人吧》,为我们深入解读中央淘汰落后产能政策背后的深意。
观点碰碰车
落后产能不等于过剩产能
“二者又不能完全割裂、非此即彼”
吧主:落后产能的淘汰与退出是社会热点话题,中央及各级政府也已将这项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然而,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克服的困难远比想象的要多。请问二位嘉宾,这一决策出台的背景是怎么样的?我国落后产能问题为什么如此突出?淘汰落后产能与我国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有什么关联性?以及金融危机冲击的压力和创新的动力,为什么没能刺激它们改造技术和更新设备?
徐剑锋:在讨论落后产能时有人经常将其与过剩产能相混淆。与落后产能是个技术判断不同,产能过剩是个市场判断,超过市场需求(实际产出)一定程度的产能是过剩产能。在金融危机前,我国绝大多数工业行业产销两旺,产品销售率处于很高的水平。但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工业各行业的需求急剧下降,生产能力普遍超过市场需求,企业普遍开工不足。
落后产能与过剩产能并非是完全割裂、非此即彼的。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剩的产能一般包括落后产能;而落后产能的淘汰、退出能够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减轻产能过剩的程度。
国家这个时候提出结构调整,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不仅可以有效遏制行业盲目发展的势头,减少重复建设;同时,淘汰掉的落后产能,可以为先进产能腾出更多市场空间。
李金珊: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眼下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基本度过了高消耗、高排放阶段,正逐步把低碳经济作为发达国家制衡发展中国家的有力武器。淘汰落后产能对我国碳排放控制目标关系重大。
我国落后产能问题比较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要素价格扭曲、市场淘汰落后产能的力较弱。我国相对较低的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资源价格、资金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其真正的价值和社会成本,在没有支付资源和环境等社会成本的情况下,落后产能仍有较大的利润空间,落后产能企业也没有动力和压力改造技术和更新设备,更不会主动退出市场。因此,淘汰落后产能最重要的方面是深化要素市场的改革,特别是要理顺资源、环境、土地等要素的价格,使环境、资源等外部性成本能够进入企业的成本函数,使落后产能无利可图。应当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起淘汰落后产能的最基本、最有力和最长效的机制。
淘汰落后产能要避免“唯规模论”
“规模大并不意味着技术水平高”
吧主:国务院召集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银监会、央行等部门,具体部署淘汰落后产能措施,力度空前。产能过剩究竟会对我国经济复苏造成多大的阻碍?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如何发挥市场的作用?如何理顺资源、环境、土地等要素的价格,使环境、资源等外部性成本能够进入企业的成本函数,并且为落后产能退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徐剑锋:我国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与预期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些措施过于强调行政手段的作用,较少采用市场经济手段优化配置资源,过多强调惩罚限制,而较少采用正面激励,特别是没有解决淘汰落后产能赖以生存的深层次问题。
我国落后产能问题比较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要素价格扭曲、市场淘汰落后产能的能力较弱。因此,淘汰落后产能最重要的方面是深化要素市场的改革,建立起淘汰落后产能的最基本、最有力和最长效的机制。但是,强制性淘汰落后的标准要避免“唯规模论”,因为规模大并不意味着技术水平高,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安全性等应作为淘汰落后产能的主要指标,并健全配套制度。
李金珊:我国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以及高收入与低收入之间存在着二元分割,造成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在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廉价产品反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这就使得落后产能仍然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甚至其竞争力要超过先进的产能。近年来高耗能、高污染等重化工业产品的价格快速上涨也给落后产能提供了生存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采取强制性手段迫使落后产能淘汰出局。同时,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应吸收借鉴发达国家一些成功的做法,尽快建立落后产能退出的补偿机制及其实施细则,通过经济手段激励企业主动地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如对被淘汰企业的经济损失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对在规定期限内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给予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和新项目优先审批立项,建立健全职工再就业培训基金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
淘汰落后产能蕴藏商机
“如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碳汇’交易”
吧主:我注意到,中央将淘汰落后产能达标的情况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范围,因为许多地方政府把企业数量的多少、产值的大小当作财政收入的保证,淘汰落后产能意味着要砍掉一部分GDP和财政收入来源。与杭州等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落后产能调整难度将更大,这将对地方政府产生怎样的影响?发达国家是否也经历过这一过程,它们有什么值得借鉴的治理思路?
徐剑锋:我国的财政体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企业数量的多少、产值的大小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保证,淘汰落后产能对地方政府而言是砍掉了GDP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并且对就业、居民收入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事实上,淘汰落后产能还意味着机遇。正在到来的“低碳”时代,“碳金融”如影相随。淘汰落后产能的地区不仅可以借机调整产业结构,还能在低碳经济中挖掘商机,如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碳汇”交易,而以后在国际市场上“碳汇”交易量越来越大,这既是虚拟经济又具有实体价值,是一块新兴产业。
李金珊:市场机制是发达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主要手段。我在美国、欧洲做访问学者时注意到,欧美等发达国家没有太多专门针对落后产能的政策。但这并不是说发达国家不存在落后产能,而是落后产能问题表现得并不严重。一是由于发达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本身就处于世界前列,二是它们的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能够及时将不具有竞争力的落后生产能力淘汰出局。
例如美国,实行的是政府干预程度低、经济活动自由度比较大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这些国家的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制度比较完善,存在较少的价格扭曲,能源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能够充分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因此落后产能就基本等同于成本高或质量差,技术水平落后的企业缺乏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自然难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