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栏目
-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
- 聚焦2024全国两会
- 聚焦2024浙江省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
- 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
- 2023全国两会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两会
- 学习贯彻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
- 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
- 2022年全国两会
- 十九届六中全会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 2022年省两会
- 2019年两会专题
- 2018年两会专题
- 2016年两会专题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两会专题
- 五水共治
- 2014年两会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两会专题
-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
- 2011年两会专题
-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 2010年两会专题
- 建国60周年
- 抗击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多党…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征文选…
-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
- 优秀会员专题
- 纪念汤元炳同志诞辰100…
-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专题…
- 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专…
- 2009年省两会专题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
发布时间:2010-05-28 09:59:00
|
作者: 罗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内容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准则,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内在统一关系的有机整体。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主导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为每个人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权利,但这种选择是受一定核心价值观规约的。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不到应有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无序或混乱。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反映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明确的主导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主导性的内在根据在于它的先进性。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了一元化指导思想,明确了共同追求,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先进性要求。
第二,现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当今时代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只有立足时代发展要求,反映时代发展特点,针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既具体实在,又鼓舞人心,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共同理想,既体现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又体现了党的现阶段奋斗目标,要求共产党员把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同为现阶段共同理想而奋斗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中来。
第三,包容性。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为促进创造活力的迸发提供了条件,也为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资源。但同时应该看到,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无序性,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引领,势必导致价值失序甚至社会秩序的紊乱。因而,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引向深入,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价值观,通过倡导积极、支持有益、改造落后、抵制腐朽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社会思想文化的和谐。
第四,超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源于一般价值体系,又高于一般价值体系,是对社会主义一般价值体系的哲学概括和理论升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要素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包含着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从而标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较之其他价值体系的差异所在。
第五,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着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具有稳定性,但也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开放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为马克思主义伴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提供了源泉和动力。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和彻底的开放性,能够始终正确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因而,它才能够永葆旺盛的理论生机和活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继往开来、走向繁荣富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同时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