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黄炎培的教育理念是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的根本出路
——《黄炎培》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0-06-28 10:57:10
  |  
作者: 凌志远
    我很少看电视剧的,整天瞎忙乎,总是缺时间。接到民建市委会的收看通知,说实话,我是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抱着一种学习民建会史的心态来看的。一看却深深地吸引了我,感染了我。这部大阵容、大制作的主旋律连续剧,情节跌宕,感人至深。以黄任老不平凡的一生,展示了中国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画面,让我对民建会史,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和感悟。全剧展现了黄任老的人格魅力,用真心、动真情、说真话、讲真理、办真事、做真人,是我们民建会员做人处事的光辉典范。我深受启发,感触颇多。作为民建会员,倍感亲切,深感自豪。
    黄任老不愧为坚定的爱国主义者。战前,就向政府建言,日本有野心。战争中,誓死不当亡国奴,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黄任老不愧为著名政治活动家、杰出的民主斗士,坚持真理,不畏强暴。“七君子”身陷囹圄,他理直气壮地质问蒋介石:如果爱国有罪,我愿与“七君子”同罪!
    黄任老不愧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大半辈子从事职业教育,他“手脑并用”的教育理念,是对“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旧观念的反叛。看到当前教育的积弊,我特别想说说这方面的感受。
    我认为黄任老的教育理念直到现在仍然是十分先进的,能解决当前许多的教育问题、社会问题。我们要真正领会黄任老的教育理念,理解“手脑并用”的内涵要蕴,服务社会,服务平民(人民),做人第一,敬业乐群,注重实用,注重技能,手脑并用,做学合一。试问,现在谁肯考上一流重高不上,让孩子去上条件更差的职高?黄任老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而且非常成功。
    科举制度那种“学而优则仕”的精英选拔机制,开辟了一个平等竞争、向上流动的社会通道,从而保持了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但是,这种制度下,求学跟功名挂钩,导致了“升官发财”的功利主义态度,造成了求知、求真的科学精神匮乏,助长了教育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读书人手脑分离等严重弊端。面对今天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弊端,学习黄任老的教育理念,尤其显得重要。为什么中国学生考试出类拔萃、创新发明却少之又少呢?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方式要转变,缺少的不是考试天才,而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黄任老说过,中国的一句“学而优则仕”断送了中国的青年,也使得中国赶不上外国列强,落后愚昧的现状难以打破。近代中国,新式学校大量兴起,许多学生投身法政学校,想打入政界。黄任老断言,大量青年学生鄙视农、工、商,鄙视体力劳动,投身法政学习,将来只是为社会增添了分食民脂民膏的人。长此以往,国家的发展只会走入恶性循环,怎么有实力与外国想相竞争?当今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包括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投入到考公务员、考村官中,想挤身政府机构、事业编制,不愿意投身到企业一线中,这种现象是危机!
    现代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应该是职业教育,即谋生教育。大学教育是普及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育,普及的是社会谋生技能,而不是雕章琢句。从基础教育开始,学校应教会学生什么是社会,如何应对社会,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正是中国教育缺乏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内心鄙视农业、手工业,而在西方,这些产业非常重要,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教育面对的就是这些领域。我们很少有人把当工程师、技师当作理想的,不愿动手做实业。教育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让我们从根本上落后于欧美。一个真正的人才,不是仅仅有好成绩的,还应具具备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基础教育抓起,孩子从事家务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践行意识,培养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黄任老就是这样要求孩子的。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依然停留在最基础的制造业,而整个产业链中的产品设计、仓储物流等高附加值领域完全被国外所占据。正因如此,大量企业不需要大学生,不需要创新人才。所以我们的大学教育要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重点还是在职业教育,而不是书本教育。我们应该把学生学以致用,将谋生立命作为根本,而不是千军万马去考公务员、去应聘村干部。这样,产业结构才能真正得以调整,整个社会才会更加需要创造性的人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才会真正缓解。
    学习践行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我会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能力和水平,电视剧《黄炎培》无疑是一部很好的教材。黄任老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我认为是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