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忠贞爱国 百折不挠
——《黄炎培》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0-07-05 15:38:27
  |  
作者: 郭 奕
    全剧以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始人黄炎培为代表的一批爱国民主人士寻求救国之路的故事为主线,客观真实地反映从清末到建国那一段历史,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过程。以黄炎培等老一辈民主人士的亲身经历来展现民主党派如何与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创建和建设新中国。
    电视剧《黄炎培》从民主统一战线这一中国历史独有的侧面,深刻揭示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爱国者,尤其是爱国知识分子和工商业资本家在救国之路的艰辛探索中逐步觉醒,最终自觉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民族解放事业的光辉历程。全剧深刻展现了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始人、杰出民主战士、著名政治活动家和职业教育家,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黄炎培的跌宕起伏,回肠荡气的一生。他毕生以教育救国为己任,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在留学日本期间,不失时机地考察日本的教育,看到清政府治下的中国离世界先进国家距离越来越大,深为国家前途担忧,发誓一定把在日本学到的、看到的都带回去。展现了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黄炎培于1917年蒲月六日,在诸多好友和社会士绅的支撑下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举起了职业教育这杆大旗。职教社在上海江苏省教育会大楼宣告成立。
    我们当代的民建会员,应该深入学习黄炎培先生献身教育,忠贞爱国的的伟大精神,继承先生开创的事业,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推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好参政议政,传承和弘扬先生崇高精神和品德风范。黄炎培先生最出名的谈话,是他和毛泽东主席关于“历史周期率”的谈话。1945年7月4日下午,毛泽东专门邀请黄炎培等人到他家做客。整整长谈了一个下午。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因为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渐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有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黄炎培这一席耿耿诤言,掷地有声。毛泽东高兴地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炎培先生作为爱国知识分子毕生探索救国的志向、探求真理的理想,揭示了为什么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深刻道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过程中,以黄炎培等老一辈民主人士的亲身经历,展现了民主党派如何与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创建和建设新中国。
    这是一部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建和发展史,是我们新时期民建会员学习民建会史的最好、最生动的教材,黄炎培先生一生提倡职业教育,在《实施实业教学要览》中给职业教育下的定义是:“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一面尽其对群众之义务,此教育名曰职业教育。”他认为中国的教育“乃纯乎为纸面上之教育。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改良之道“不独须从方法上研究,更须在思想上研究”。这虽然这是黄先生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讲的话,但是,他的话仍然切中当今时弊,一语中的!在我国十三亿人口中,多数青少年终将就业于“三百六十行”,如何进行职业教育,创办什么样的学校?正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极大难题。黄炎培先生的理论和实践证明,高考升学并非青年们的唯一的出路,职业教育也是广大青年的成才之路!
    通过电视剧《黄炎培》,深刻展现了黄炎培先生在探索教育救国的路上,积极和共产党合作,特别是多次邀请周恩来同志讲学,与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情操,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心和追求真理、忧国忧民的高尚品格以及谦慎务实的道德风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