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栏目
- 会史大学习
-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
- 聚焦2024全国两会
- 聚焦2024浙江省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
- 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
- 2023全国两会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两会
- 学习贯彻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
- 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
- 2022年全国两会
- 十九届六中全会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 2022年省两会
- 2019年两会专题
- 2018年两会专题
- 2016年两会专题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两会专题
- 五水共治
- 2014年两会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两会专题
-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
- 2011年两会专题
-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 2010年两会专题
- 建国60周年
- 抗击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多党…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征文选…
-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
- 优秀会员专题
- 纪念汤元炳同志诞辰100…
-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专题…
- 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专…
- 2009年省两会专题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听周期律的敲响声
——看电视剧《黄炎培》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0-07-26 00:00:00
|
作者: 民建衢州市委会 朱晓君
央视八套电视连续剧《黄炎培》早已落下了帷幕,最近有时间又细细的完整的重温了一次。
这部以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为主角的电视剧,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壮阔历史画面,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一生追求真理,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不懈奋斗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
从黄浦江畔走来的前清举人黄炎培一生追求光明,他不为北洋政府的高官厚禄所诱惑,也不为蒋介石的威逼利诱所屈服,他铮铮铁骨,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让人深深震撼,由衷敬意。
每每看到历史长卷中志士仁人的威武不屈,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悲壮场景,我都为之动容,心灵受到洗礼,掩卷沉思,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1945年7月4日下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等人到他住的窑洞里作客。毛问黄来延安考察有何感想?黄炎培坦然答道:“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于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显然,黄炎培先生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中国共产党能跳出这个周期律吗?
对黄炎培的坦诚直言,毛泽东当即非常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黄炎培接着说:“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地方的事,公之于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来打破这周期律,怕是有效的。”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历史周期律问题似乎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过时,从官员屡屡被“贪流感”病毒所吞噬的现实趋势看,这个问题反而显得更加明显,更加突出,也更加严峻。一个个官员倒下,又一个个官员站起来,再倒下、再站起来,层出不穷,数额也越来越大。小官小贪、大官大贪、无官不腐、凡官必腐的定论似乎在不断地验证着,每年腐败的数字可以数亿,甚至数百亿来列举,每年就外逃官员带走的资金,也多达数百亿甚至数千亿。前不久,山西蒲县煤炭局局长郝鹏俊落马,就创下科级官员贪腐新纪录,其非法所得3.99亿元,在北京、海南等地房产38套,价值1.7亿元。而且更有讽刺意味的是,众多腐败官员的落马不是纪检、司法机关查出来的,而是基本上属于“意外”。“丢”东西丢出来的;被人“敲”出来的;“嫖娼”嫖出来;“包二奶”包出来的;最近更有因为司机打架打出来的;当然更多的则是因为连环腐败案被牵扯出来的。
面对这样的现状,7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要求县处级副职及以上的领导干部、大中型国企领导每年须上报个人财产及婚姻变化、配偶子女移民状况等。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是反腐败的重要利器之一,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它的施行都产生了显著的成效,无疑将对我国日益普遍的腐败行为产生很大的震慑作用,有效防止腐败,同时对已经初涉腐败的官员,这一制度就像高悬头颅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使官员产生畏惧之心,从而杜绝腐败的滋生;而对那些病入膏肓者,将是一把真正的利剑,足以斩断其立身之基。这就使得《规定》就被公众给予了厚望,但是对于如何执行,执行力度如何,公众还是存在很大的疑问。但愿《规定》是对给黄炎培周期律一个很好的回答。
这部以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为主角的电视剧,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壮阔历史画面,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一生追求真理,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不懈奋斗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
从黄浦江畔走来的前清举人黄炎培一生追求光明,他不为北洋政府的高官厚禄所诱惑,也不为蒋介石的威逼利诱所屈服,他铮铮铁骨,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让人深深震撼,由衷敬意。
每每看到历史长卷中志士仁人的威武不屈,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悲壮场景,我都为之动容,心灵受到洗礼,掩卷沉思,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1945年7月4日下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等人到他住的窑洞里作客。毛问黄来延安考察有何感想?黄炎培坦然答道:“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于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显然,黄炎培先生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中国共产党能跳出这个周期律吗?
对黄炎培的坦诚直言,毛泽东当即非常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黄炎培接着说:“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地方的事,公之于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来打破这周期律,怕是有效的。”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历史周期律问题似乎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过时,从官员屡屡被“贪流感”病毒所吞噬的现实趋势看,这个问题反而显得更加明显,更加突出,也更加严峻。一个个官员倒下,又一个个官员站起来,再倒下、再站起来,层出不穷,数额也越来越大。小官小贪、大官大贪、无官不腐、凡官必腐的定论似乎在不断地验证着,每年腐败的数字可以数亿,甚至数百亿来列举,每年就外逃官员带走的资金,也多达数百亿甚至数千亿。前不久,山西蒲县煤炭局局长郝鹏俊落马,就创下科级官员贪腐新纪录,其非法所得3.99亿元,在北京、海南等地房产38套,价值1.7亿元。而且更有讽刺意味的是,众多腐败官员的落马不是纪检、司法机关查出来的,而是基本上属于“意外”。“丢”东西丢出来的;被人“敲”出来的;“嫖娼”嫖出来;“包二奶”包出来的;最近更有因为司机打架打出来的;当然更多的则是因为连环腐败案被牵扯出来的。
面对这样的现状,7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要求县处级副职及以上的领导干部、大中型国企领导每年须上报个人财产及婚姻变化、配偶子女移民状况等。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是反腐败的重要利器之一,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它的施行都产生了显著的成效,无疑将对我国日益普遍的腐败行为产生很大的震慑作用,有效防止腐败,同时对已经初涉腐败的官员,这一制度就像高悬头颅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使官员产生畏惧之心,从而杜绝腐败的滋生;而对那些病入膏肓者,将是一把真正的利剑,足以斩断其立身之基。这就使得《规定》就被公众给予了厚望,但是对于如何执行,执行力度如何,公众还是存在很大的疑问。但愿《规定》是对给黄炎培周期律一个很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