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栏目
- 会史大学习
-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
- 聚焦2024全国两会
- 聚焦2024浙江省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
- 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
- 2023全国两会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两会
- 学习贯彻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
- 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
- 2022年全国两会
- 十九届六中全会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 2022年省两会
- 2019年两会专题
- 2018年两会专题
- 2016年两会专题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两会专题
- 五水共治
- 2014年两会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两会专题
-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
- 2011年两会专题
-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 2010年两会专题
- 建国60周年
- 抗击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多党…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征文选…
-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
- 优秀会员专题
- 纪念汤元炳同志诞辰100…
-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专题…
- 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专…
- 2009年省两会专题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暑期读书班交流文章]浅谈民主党派制度建设
发布时间:2010-10-12 10:10:09
|
作者: 徐怀生
制度建设是自身建设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号)文件的颁发和实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点和特点更加鲜明,在这个非常有利的大环境下,认真总结以往经验,对推动党派工作有序开展,更好发挥职能作用,以及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一)指导性
党派是一个参政党组织,有其具体的职能,从而形成工作的计划与安排。要把这些计划变为实际行动,就需要前瞻的思考与实际的结合,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并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做到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指导督促,这样,工作才能有始有终,抓出成效。
(二)规范性
要使党派各项工作规范开展,需要我们根据工作总体要求,分项加以疏理,分类予以明确,把我们的工作要求落实在工作制度上,将责任落实到基层、分解到个人,工作环环相扣、层层操作,从而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序和规范。
(三)约束性
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强制的约束作用。制度一经颁布,对每个成员都产生约束力。无论何人,只要违反制度,就应受到批评,情节严重的,就应受到纪律的制裁。这种强制约束作用是思想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四)高效性
要提高工作效能,必须要汇集大家的智慧,讲究科学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将诸多有益的经验与做法落实在制度上,贯穿于工作中。通过制度来管理事务,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稳定性
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制度制定之后到其修改之前,始终保持其应有的效力,它不会因领导者的更迭而废止,也不会因领导者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中可长期发挥作用。
二、加强制度建设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民主集中的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各民主党派的根本组织原则。建立制度的过程是发扬民主的过程,要发动成员广泛参与,既要重视多数人的意见,又要充分尊重少数人的不同意见,以防止“一言堂”、“家长式”的独断专行。同时又要讲集中,没有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就将议而不决,什么事也做不成。
(二)实践与创新的原则
制度建设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坚持从实践中来,反过来对实践进行指导和规范。任何凭空想象出来的“制度”,即使再完善、再严密,也是经受不了实践检验的。制度必须有稳定性,朝令夕改必将使成员无所适从,甚至会造成混乱。但制度又不可能一成不变,不能成为束缚创新和开拓的条条框框,因此,要鼓励制度创新。
(三)学习借鉴的原则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不断创新,民主党派要认真学习,从中汲取政治营养。以党为师,可以使民主党派的制度建设把握正确的方向,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当然也要注意不可照搬硬套,要从民主党派的实际出发,体现参政党工作的特色。
三、加强制度建设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一)要全面完善制度,体现完整性
一是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工作制度;二是建立健全日常议事制度,主要是指党派领导层的工作制度,主要有:主委会议、常务委员会议、委员会议、机关办公会议、支部主任会议、全体成员(或代表)会议、专委会会议等;三是自身建设制度,主要有:组织制度、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制度、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制度、宣传制度等;四是工作落实制度,主要有: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制度、社会服务制度、对外联络制度、联系基层制度等;五是考核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不断提高党派自身素质,从而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职能作用。
(二)要从实际出发,体现可操作性
关于民主党派制度的建设,中央、省、市都有各方面规定和要求,不能原封不动一概拿来就作为本单位的制度。应该在大的原则指导下,从本单位实际出发,要体现本单位的特点,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要从小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充分体现针对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制定的制度要简单明了,具体明确,使人一看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制度尽可能量化,便于检查考核。如果都是大的原则,做起来、查起来弹性很大,那制度就不容易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
(三)要与时俱进,体现时效性
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与预期效果呈现较大反差或不完善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另外,根据上级政策的调整和形势任务的转变,对那些时过境迁、约束滞后的内容,也要及时地进行修改,体现出现代性和时效性。同时,要把在实际中运用的新方法、新经验加以总结和完善,用制度固定下来,坚持经常抓制度创新。
(四)执行制度要严格,体现严肃性
有了好的制度,还必须抓好落实,决不能虎头蛇尾。只有抓好落实,才能使制度发挥监督、促进和保证作用。首先,执行制度要“严”。因为在执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阻力,但一定要坚持不懈,严格要求,从严掌握,从严督查,决不能存在畏难情绪和“老好人”思想,决不能姑息迁就,必须确保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其次,执行制度要“活”。严格执行制度,不仅是使工作有章可循,更是为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因此,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的一面,不能僵化教条,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执行过程中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灵活掌握,但决不能违背原则。
(作者系民建台州市委会副主委)
一、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一)指导性
党派是一个参政党组织,有其具体的职能,从而形成工作的计划与安排。要把这些计划变为实际行动,就需要前瞻的思考与实际的结合,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并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做到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指导督促,这样,工作才能有始有终,抓出成效。
(二)规范性
要使党派各项工作规范开展,需要我们根据工作总体要求,分项加以疏理,分类予以明确,把我们的工作要求落实在工作制度上,将责任落实到基层、分解到个人,工作环环相扣、层层操作,从而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序和规范。
(三)约束性
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强制的约束作用。制度一经颁布,对每个成员都产生约束力。无论何人,只要违反制度,就应受到批评,情节严重的,就应受到纪律的制裁。这种强制约束作用是思想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四)高效性
要提高工作效能,必须要汇集大家的智慧,讲究科学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将诸多有益的经验与做法落实在制度上,贯穿于工作中。通过制度来管理事务,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稳定性
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制度制定之后到其修改之前,始终保持其应有的效力,它不会因领导者的更迭而废止,也不会因领导者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中可长期发挥作用。
二、加强制度建设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民主集中的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各民主党派的根本组织原则。建立制度的过程是发扬民主的过程,要发动成员广泛参与,既要重视多数人的意见,又要充分尊重少数人的不同意见,以防止“一言堂”、“家长式”的独断专行。同时又要讲集中,没有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就将议而不决,什么事也做不成。
(二)实践与创新的原则
制度建设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坚持从实践中来,反过来对实践进行指导和规范。任何凭空想象出来的“制度”,即使再完善、再严密,也是经受不了实践检验的。制度必须有稳定性,朝令夕改必将使成员无所适从,甚至会造成混乱。但制度又不可能一成不变,不能成为束缚创新和开拓的条条框框,因此,要鼓励制度创新。
(三)学习借鉴的原则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不断创新,民主党派要认真学习,从中汲取政治营养。以党为师,可以使民主党派的制度建设把握正确的方向,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当然也要注意不可照搬硬套,要从民主党派的实际出发,体现参政党工作的特色。
三、加强制度建设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一)要全面完善制度,体现完整性
一是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工作制度;二是建立健全日常议事制度,主要是指党派领导层的工作制度,主要有:主委会议、常务委员会议、委员会议、机关办公会议、支部主任会议、全体成员(或代表)会议、专委会会议等;三是自身建设制度,主要有:组织制度、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制度、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制度、宣传制度等;四是工作落实制度,主要有: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制度、社会服务制度、对外联络制度、联系基层制度等;五是考核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不断提高党派自身素质,从而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职能作用。
(二)要从实际出发,体现可操作性
关于民主党派制度的建设,中央、省、市都有各方面规定和要求,不能原封不动一概拿来就作为本单位的制度。应该在大的原则指导下,从本单位实际出发,要体现本单位的特点,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要从小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充分体现针对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制定的制度要简单明了,具体明确,使人一看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制度尽可能量化,便于检查考核。如果都是大的原则,做起来、查起来弹性很大,那制度就不容易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
(三)要与时俱进,体现时效性
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与预期效果呈现较大反差或不完善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另外,根据上级政策的调整和形势任务的转变,对那些时过境迁、约束滞后的内容,也要及时地进行修改,体现出现代性和时效性。同时,要把在实际中运用的新方法、新经验加以总结和完善,用制度固定下来,坚持经常抓制度创新。
(四)执行制度要严格,体现严肃性
有了好的制度,还必须抓好落实,决不能虎头蛇尾。只有抓好落实,才能使制度发挥监督、促进和保证作用。首先,执行制度要“严”。因为在执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阻力,但一定要坚持不懈,严格要求,从严掌握,从严督查,决不能存在畏难情绪和“老好人”思想,决不能姑息迁就,必须确保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其次,执行制度要“活”。严格执行制度,不仅是使工作有章可循,更是为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因此,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的一面,不能僵化教条,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执行过程中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灵活掌握,但决不能违背原则。
(作者系民建台州市委会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