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栏目
- 会史大学习
-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
- 聚焦2024全国两会
- 聚焦2024浙江省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
- 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
- 2023全国两会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两会
- 学习贯彻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
- 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
- 2022年全国两会
- 十九届六中全会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 2022年省两会
- 2019年两会专题
- 2018年两会专题
- 2016年两会专题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两会专题
- 五水共治
- 2014年两会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两会专题
-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
- 2011年两会专题
-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 2010年两会专题
- 建国60周年
- 抗击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多党…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征文选…
-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
- 优秀会员专题
- 纪念汤元炳同志诞辰100…
-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专题…
- 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专…
- 2009年省两会专题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暑期读书班交流文章]用“心”做好民建事业
发布时间:2010-10-12 10:14:43
|
作者: 朱晓君
本人从2005年进入民建衢州市委会机关,是走出校园就迈入机关的,所以刚开始对党派的认识比较肤浅,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党派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民建。现在虽然我不是一位民建会员,但是在民建机关里为民建事业做服务,看着我们衢州民建在一步步的成长、壮大,感触很多。做民建事业,不论是市委会的领导、还是基层支部的领导、甚至是会员,最重要的是要有三心:责任心、热心、关心。几年来目睹着一些支部的兴衰,觉得这三点真的是非常的关键。
首先是责任心。有些支部的领导凭着自己的优势当上了支部主任,也许当初竞选的时候也许下了很多的誓言,可是几年的时间里,誓言灰飞烟灭,而这不仅仅是他个人形象的陨落,更重要的是会员对支部凝聚力的消逝,人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为什么呢?因为近邻之间接触的比较多,就产生了感情。同样的,我们的会员如果半年、一年都不接触,又何来凝聚力之谈呢?而支部搞次活动,虽然有经费的需求,但更重要的是支部领导的责任心。如果有责任心,即使没有多少经费,也能将支部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比如我们的直属八支部,一群8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活动,但是他们能够几年如一日,雷打不动的在每个星期二组织学习(除了暑假和寒假)。
其次是热心。一个支部的领导有责任心是办好一件事的关键,但这离不开会内其他人的热心。热心是一种加速剂。支部领导要求搞次活动,下面负责联络的会员就会积极联络参与人员,负责场地安排的就会布置好活动现场,负责宣传报道的就会在过后写出优秀的报道文章,而什么都不负责的人就是按时参加活动,这也就是热心。如果这些环节里少了一个,或许这个活动就会产生许多的意外,而使人留有遗憾。
最后是关心。对会的事业的关心,即使是80多岁的老会员在病床上也还是记得我们民建。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的孔庆丰副主委,他病重住院了,住院期间接触到了王体华医生,觉得这是个优秀的人才,在征询他本人意见后,就上报支部建议发展这位同志。这就是一种无私的关心。更有我们一位支部老领导,即使已经退下了,即使不在原来的地方居住了,也总是会隔三差五的到市委会来了解支部的情况,了解市委会的近况,这就是一种默默的关心。我们很多支部的领导都充满对会员的关心。有一个总支部主任就要求下面的支部领导,对支部的每位会员打一通电话,了解会员的近况。很多支部主任当支部里的会员生病、住院或者家有喜事的时候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给予最真诚的祝福和帮助。
支部是和会员直接联系、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一级组织,而且支部还负责发现、培养、考核所联系的发展对象;传达贯彻上级部署的学习、工作任务;组织会员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搞好参政议政;并对会员进行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由于民主党派组织形式所决定,基层支部建设对于提高党派整体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工作,首先应该从基层支部建设抓起,这是一项紧迫、重要的任务。我们的支部领导都是凭借着“三心”尽心尽力地做好支部工作。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支部领导总觉得很疲惫,因为他们付出了那么多的心,却得不到相应的关心,无法坚持自己的信心、恒心。
做好支部工作凭借的是一股子奉献精神,而我们对于基层支部的关心实在是太少太少,我们总是希望基层能够做好各项工作,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我们的支部也在努力,但是他们有太多的不容易,他们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开展活动,他们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坐下来细谈,他们连会议通知都是掏自个的话费。所以说,对于支部,我们没有做到关心,我们给了他们任务,却没有给他们相应的支持。
如果说这些只是物质层面的需求,那么精神方面,我们就更给不了了,在我们的县市(区)一级,相对来说,还有一部分的人能够得到人大或者政协的政治安排,可是我们的直属支部呢,又有多少人能够排到,有些会员为我们民建工作奉献了一辈子,我们也没有给予他什么,这就使得很多的支部领导失去了信心。
人都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其实做我们民建工作也是如此,一年的支部工作突出了,第二年只会想更好,于是压力越来越大,而恒心却越来越小,有些人就选择了放弃。
所以,要想做好基层组织工作,不拾掇起这些,是不可能达到民建中央将支部建设成“自我教育的学校、团结互助的集体、参政议政的桥梁、培养人才的基地”的要求。为此建议:
一要从物质层面多关心支部。我们的市委会机关是财政直接拨款单位,每年财政给予的经费也是有限的,而且这还和地方经济发展相联系,经济发达的地方可能多点,欠发达的地方就少了,建议从民建中央直接划拨一部分经费给基层组织,从而为基层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要完善市委会委员、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制度,机关干部要每月都到基层一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广泛听取基层组织工作汇报和会员的意见、建议,共商解决问题的良策。
二要给基层组织领导班子一点信心。市委会要帮助支部争取支部主任、副主任所在地区或单位中共党组织的支持,给支部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也为支部更好地开展活动提供精神支柱。现在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选中,民主党派市委会基本上没有什么权利,像我们民建虽然现在有市政协委员18名,但是民建界别除了主委、副主委外,只有1个,其他都是其他的界别推选上,所以今后在这方面要争取主动性,由民主党派推荐本党派的代表性人物,那样我们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才更有盼头。
三要保持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的恒心。我们的很多基层组织领导刚上任的时候是信誓旦旦,对于做好支部工作也有很多的美好设想,可是在经过一年、两年的“磨练”后,当初的热情没有了,剩下的只有消极的应付,所以保持他们的恒心是至关重要的。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经常性地进行学习,巩固思想观念,提倡奉献精神。对在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吸收学习,支部之间可以经常进行一些交流,市委会也可在适当的时机带支部出去考察,学习先进地方的经验,拓宽基层领导的视野。当然,对支部活动开展不力的基层领导,要及时进行交接,不能因为一个人而毁了一个组织的凝聚力。
我们相信,有会员对民建事业的责任心、热心、关心,有我们民建对会员的关心,给予他们的信心,定能保持他们的恒心,那么我们民建的明天肯定是璀璨的!
(作者系民建衢州市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科员)
首先是责任心。有些支部的领导凭着自己的优势当上了支部主任,也许当初竞选的时候也许下了很多的誓言,可是几年的时间里,誓言灰飞烟灭,而这不仅仅是他个人形象的陨落,更重要的是会员对支部凝聚力的消逝,人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为什么呢?因为近邻之间接触的比较多,就产生了感情。同样的,我们的会员如果半年、一年都不接触,又何来凝聚力之谈呢?而支部搞次活动,虽然有经费的需求,但更重要的是支部领导的责任心。如果有责任心,即使没有多少经费,也能将支部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比如我们的直属八支部,一群8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活动,但是他们能够几年如一日,雷打不动的在每个星期二组织学习(除了暑假和寒假)。
其次是热心。一个支部的领导有责任心是办好一件事的关键,但这离不开会内其他人的热心。热心是一种加速剂。支部领导要求搞次活动,下面负责联络的会员就会积极联络参与人员,负责场地安排的就会布置好活动现场,负责宣传报道的就会在过后写出优秀的报道文章,而什么都不负责的人就是按时参加活动,这也就是热心。如果这些环节里少了一个,或许这个活动就会产生许多的意外,而使人留有遗憾。
最后是关心。对会的事业的关心,即使是80多岁的老会员在病床上也还是记得我们民建。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的孔庆丰副主委,他病重住院了,住院期间接触到了王体华医生,觉得这是个优秀的人才,在征询他本人意见后,就上报支部建议发展这位同志。这就是一种无私的关心。更有我们一位支部老领导,即使已经退下了,即使不在原来的地方居住了,也总是会隔三差五的到市委会来了解支部的情况,了解市委会的近况,这就是一种默默的关心。我们很多支部的领导都充满对会员的关心。有一个总支部主任就要求下面的支部领导,对支部的每位会员打一通电话,了解会员的近况。很多支部主任当支部里的会员生病、住院或者家有喜事的时候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给予最真诚的祝福和帮助。
支部是和会员直接联系、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一级组织,而且支部还负责发现、培养、考核所联系的发展对象;传达贯彻上级部署的学习、工作任务;组织会员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搞好参政议政;并对会员进行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由于民主党派组织形式所决定,基层支部建设对于提高党派整体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工作,首先应该从基层支部建设抓起,这是一项紧迫、重要的任务。我们的支部领导都是凭借着“三心”尽心尽力地做好支部工作。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支部领导总觉得很疲惫,因为他们付出了那么多的心,却得不到相应的关心,无法坚持自己的信心、恒心。
做好支部工作凭借的是一股子奉献精神,而我们对于基层支部的关心实在是太少太少,我们总是希望基层能够做好各项工作,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我们的支部也在努力,但是他们有太多的不容易,他们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开展活动,他们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坐下来细谈,他们连会议通知都是掏自个的话费。所以说,对于支部,我们没有做到关心,我们给了他们任务,却没有给他们相应的支持。
如果说这些只是物质层面的需求,那么精神方面,我们就更给不了了,在我们的县市(区)一级,相对来说,还有一部分的人能够得到人大或者政协的政治安排,可是我们的直属支部呢,又有多少人能够排到,有些会员为我们民建工作奉献了一辈子,我们也没有给予他什么,这就使得很多的支部领导失去了信心。
人都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其实做我们民建工作也是如此,一年的支部工作突出了,第二年只会想更好,于是压力越来越大,而恒心却越来越小,有些人就选择了放弃。
所以,要想做好基层组织工作,不拾掇起这些,是不可能达到民建中央将支部建设成“自我教育的学校、团结互助的集体、参政议政的桥梁、培养人才的基地”的要求。为此建议:
一要从物质层面多关心支部。我们的市委会机关是财政直接拨款单位,每年财政给予的经费也是有限的,而且这还和地方经济发展相联系,经济发达的地方可能多点,欠发达的地方就少了,建议从民建中央直接划拨一部分经费给基层组织,从而为基层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要完善市委会委员、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制度,机关干部要每月都到基层一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广泛听取基层组织工作汇报和会员的意见、建议,共商解决问题的良策。
二要给基层组织领导班子一点信心。市委会要帮助支部争取支部主任、副主任所在地区或单位中共党组织的支持,给支部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也为支部更好地开展活动提供精神支柱。现在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选中,民主党派市委会基本上没有什么权利,像我们民建虽然现在有市政协委员18名,但是民建界别除了主委、副主委外,只有1个,其他都是其他的界别推选上,所以今后在这方面要争取主动性,由民主党派推荐本党派的代表性人物,那样我们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才更有盼头。
三要保持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的恒心。我们的很多基层组织领导刚上任的时候是信誓旦旦,对于做好支部工作也有很多的美好设想,可是在经过一年、两年的“磨练”后,当初的热情没有了,剩下的只有消极的应付,所以保持他们的恒心是至关重要的。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经常性地进行学习,巩固思想观念,提倡奉献精神。对在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吸收学习,支部之间可以经常进行一些交流,市委会也可在适当的时机带支部出去考察,学习先进地方的经验,拓宽基层领导的视野。当然,对支部活动开展不力的基层领导,要及时进行交接,不能因为一个人而毁了一个组织的凝聚力。
我们相信,有会员对民建事业的责任心、热心、关心,有我们民建对会员的关心,给予他们的信心,定能保持他们的恒心,那么我们民建的明天肯定是璀璨的!
(作者系民建衢州市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