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2年两会专题
我的位置:主页  > 专题栏目 > 2012年两会专题
[青年时报]浙江沿海会出“马尔代夫”吗
发布时间:2012-01-17 10:30:05
  |  
作者: 时报记者 丛杨 许梅 文 钱云峰 摄 林焱挺 制图

        以宁波-舟山港为中心,画一个1000海里的辐射圈,釜山、神户、香港、高雄、新加坡等著名港口尽在圈中。向内可连接沿海各港口,沟通长江、京杭大运河,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所以,宁波-舟山港的地理优势非常明显。

        时报讯 改革开放前30年,浙江靠着艰苦创业的“四千”精神、灵活多变的民营经济领跑全国。在各省份的第二轮经济赛跑中,陆域发展空间相对有限成为浙江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之一,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转向浙江广阔的蓝色国土,却会发现,空间,反而是浙江的独特优势。

        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成为我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海洋经济对浙江意味着什么?光是复制一个“马尔代夫”?发展港口的话,跟上海会不会同质化竞争? 
      昨天,青年时报联合新华网浙江频道、FM93交通之声、新浪浙江,再次推出大型对话平台——“省两会·市民议政厅”,聚焦海洋经济话题。

        ●焦点话题

        海洋经济对浙江意味着什么

        宁波-舟山港跟上海港同质?

        定位不同 优势也不同 可相互借力

        发展海洋经济,自然离不开港口。而舟山拥有2444公里海岸线,其中适宜开放建港的有54个深水岸线。

       “舟山港的资源非常独特,并且不可再生。”王海斌委员说。

        为什么呢?主要是舟山港的深水岸线非常“现代”。“现在国际上的船只越造越大,尤其是运输煤炭、粮食、矿砂的船只大多是超过30万吨级的,它们停靠岸线所需要的水深至少要达到25米,舟山港恰好可以满足。”王海斌说。

        与舟山港共同构成我省港航强省建设主阵地的宁波港,目前已逐渐成为沿海集装箱的重要集散地,而舟山则可定位于在国际海运中大宗货物的散货运输,刚好可以跟宁波实现错位发展、比翼双飞。

        那么,同样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上海港,会不会制约宁波-舟山港的发展?

        “相比上海,宁波-舟山港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舟山距离国际航道更近,有更优良的深水岸线,无论是做货物的中转还是运输都更加节约成本。“上海投资靠近浙江的大小洋山就充分说明上海对于舟山的深水岸线和港口环境的肯定。”王海斌委员说。

        杨丽华代表则认为,两者应该“相互借力,形成集群力量”。

        “自然条件上,也许是宁波-舟山港更好一些。但是上海港这些年所积累的信息和人才,是宁波-舟山港短时期所达不到的。所以千万不要把上海港当成竞争对手,借力发展才会双赢。”杨丽华说。

         浙江会出“马尔代夫”吗

        不是不可能 尚需国家给政策

        除了优良的海岸线,浙江沿海灿若星辰的海岛,也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厚实家底”。调查显示,浙江是我国海岛分布最多的省份,目前拥有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共2878个,约占全国海岛总数的44%。2011年4月21日,浙江更是公布了首批31个可开发利用的无居民岛屿。

        对于无人岛的开发利用,王海斌委员很了解。他详细向记者介绍了广厦黄泽山项目、桃花岛、普陀六横岛煤炭储备中转基地等项目。不过,大众比较关注的是,开发海岛,是不是意味着以后浙江沿海会出现马尔代夫式的旅游黄金岛?这样浙江人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国际级的旅游便利了。

        2011年11月,宁波市象山县旦门山岛的使用权证书被宁波市龙岗事业有限公司取得,这是我国颁发的第一个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证书。当月,象山大洋屿岛也拍卖成功,成为国内海岛“第一拍”。

        这两个岛屿的开发定位均为旅游业。王海斌委员也表示,开发海岛用作旅游业是舟山群岛新区新定的目标之一。那么,浙江真的会出一个甚至数个马尔代夫吗?

        “打造国际级的,像马尔代夫一样的旅游岛不是不可能。”王海滨委员首先予以肯定,不过,他认为,目前还有别的条件,“我们还需要国家给予政策支持,以便发展大的旅游产业。第二,还希望有识之人将我们旅游规格定位到一个国际层次。我想舟山作为国家级的新区,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好的长三角的后花园,一旦有了政策,有了平台,比照马尔代夫是很有可能的。”

        工业大开发 会污染海洋吗

        化工基地也可以是花园 关键是管理

        浙江公布的31个可开发利用的无居民岛屿中有12个被定位为旅游娱乐用岛,而另外占大多数席位的则是工业用岛。

        在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造成超过9900平方公里的海上浮油;中海油蓬莱19-3油田漏油事故使周围海域840平方公里的一类水质海水下降到了劣四类,为此,人们对于海上工业、能源业开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尤为关注。

        “有些人可能认为,化工业基地,或者是原油中转运输,一定会对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其实,并不一定。”王海斌委员举出新加坡裕廊岛的例子来说明,“岛上树木成荫,如果不是有介绍,很难把它与世界级化工基地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呢?“关键在于管理,包括对于人员的管理、机械的管理和生态的管理。”王海斌说。

        杨丽华代表也提到了对于海岛开发利用上的环境控制问题。

        “首先是技术上的。在相关产业的开发当中,技术是首要的,政府应该给予企业一些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杨丽华代表认为,海岛的开发或者是近海的开发,不仅仅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区域乃至老百姓和所有生物整个生活环境的发展,所以开发的生态技术必须过关,因为海洋污染了以后,要治理实在太难了。

        另一个是事先定规则。“不光是化工、能源行业,连旅游休闲开发也同样要关注生态环境。”在一些无人居住的海岛上,许多植物和动物可能是陆地上鲜见的,要对它们也形成保护。“不能人来了,小动物就都不见了。”杨丽华代表建议,在将海岛交给企业之后,在考虑到企业利益的同时也要对企业提一些要求,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发展海洋经济 最迫切的是什么

        涉海人才奇缺 人才培育迫在眉睫

       “海洋经济人才,浙江的需求非常迫切。”杨丽华说,据她了解,目前浙江的海洋专科、本科专业点数居全国第二位,省部级涉海重点学科9个,涉海一级博士点4个,涉海一级硕士点13个,可以说,浙江发展海洋经济,人才支撑是有一定实力的。但与其他海洋经济试点省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涉海专业分布较为狭窄,人才培养层次较低,契合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型专业缺乏,涉海高等教育投入偏少。

        所以,在浙江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国家战略之后,浙江高校海洋相关专业将迎来大发展的契机,而政府也更加需要加强引导。

        “我想,很多高等院校肯定都已经行动起来。”杨丽华说,以她所在的宁波大学为例,刚刚专门成立了海洋学院,此外,学校本来就有一些相关专业,比如主要为国际航运培养人才的海运学,以及能够为海洋装备制造业培养人才的工学院等,宁波大学目前已经拥有水产养殖、海洋环境、生物制药等不少涉海相关学科。

        杨丽华代表还提出,“产、学、研”要充分对接。比如在专业、学科的设置上,不应该单单是学校里请专家来讲座,更需要企业里有“实战经验”的人,让学校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这样才能推动海洋经济的大发展。

编者注:杨丽华系民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