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5年两会专题
我的位置:主页  > 专题栏目 > 2015年两会专题
[钱江晚报]温州团小组讨论时,一位代表的建议,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公证机构体制改革 关键在于简政放权
发布时间:2015-01-26 09:57:22
  |  
作者: 本报记者 吴朝香
昨天上午,温州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中,省人大代表、温州鹿城区南汇街道德政村委会主任陈勇,提了一个有关公证机构体制改革的建议:“许多公证处说是事业性质的,但却是合伙制运作,按企业规模发工资,造成垄断性的高收费。”

  没想到,这个话题引起了其他代表们的热议,大家由此谈到“红顶中介”,继而延伸到“政府如何购买社会服务”,最终归结到“下一步政府的简政放权应该怎么做”。

  陈勇在讲这个建议之前,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儿子继承父亲的三处房产,这三处房产在温州三个不同的区,结果就要去三个地方去做公证。因为它一个区一个公证处,而且你做公证,必须到它指定的这个公证处。”

  陈勇觉得,现在的公证处体制太混乱,有些是行政体制,有些是事业编制,“一些事业编制的也自收自支,像某些公证处节余达到上千万,不能分配又无需上缴,很容易出现贪腐情况。”这样就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垄断,继而收费高,让民众觉得不方便,也不公平。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一种区域性垄断。” 省人大代表、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张景华接过了话题,“这是主管部门批复的时候造成的,像多年前驾校的教练车,一个驾校有多少辆掌握在交警手里,就会出现给这家批10辆给那家批30辆的情况,这就有了徇私的空间。”

  在张景华看来,从道理上讲,公证处的问题和教练车如出一辙,“如果你一边说社会化了,一边主管部门一个地区就批一家,那就很容易造成垄断。但如果,你在这个区域批10家,甚至20家,或者说只要达到指标就批,那这个市场就完全放开了。”

  张景华说,归根结底,行政主管部门的理念一定要转变,按市场规则办事才能打破垄断。

  “其实,这个问题在很多行业都存在。行业主管部门和下属机构存在利益关系,行政资源为下属机构服务。”省人大代表、温州发改委主任方勇军形容得很形象,“这些中介机构就像是一些行业主管部门生出的儿子。”

  他的建议是,必须要把这部分的社会服务职能从行业主管部门中剥离出来,“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让市场去配置资源,形成一个公平自由竞争的环境。总之,不能出现这种保护性垄断。”

  代表们的讨论越来越热烈,话题一步步往深处走,最后将问题的根源归结到了政府自身的简政放权。

  “简政放权是很有必要的,但目前的放权,很多都是部门的自减,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放掉的权力是不是下边需要的。其实,应该更多听听基层的声音,否则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政府觉得自己已经削减掉很多审批权力,但基层的企业和百姓却感觉不明显。” 张景华还建议,简政放权后,应该请第三方机构来评估,这项工作的效益到底怎么样,是否提高了活力,“毕竟,放了多少项权力,减了多少项权力,这些都不是目的,目的是看究竟发挥了多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