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民建成立70周年
我的位置:主页  > 专题栏目 > 民建成立70周年
你是我心中的暖阳
发布时间:2015-12-14 14:15:47
  |  
作者: 沈红英
周末的午后,阳光暖暖地打在身上。我静坐于书桌前,再次翻开民建的会史,重温那些过往岁月,流淌在时间长河里的历史。在那个白色恐怖笼罩,民主政治还一片荒芜的时代,民建的先辈贤达为争取和平,争取政治的民主,经济的繁荣而奔走呼号,以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和铮铮的铁骨,创立民建并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历史的政治舞台。先辈们在黑暗中不断摸索前进,最终选择了同向同行者——中国共产党,并与之开始了迄今已长达70年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合作。

  先辈的故事像一部无声默片在我脑海里一一闪现。尤其是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他和爱国人士在绝望中寻找着希望的火花,在黑暗中挖掘出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犹如这午后的阳光,让人心生敬仰,忍不住想靠近再靠近。

  “一分精神全为国,一寸光阴全为民”说的是民建的创始人之一——黄炎培先生。他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首创者,自1917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后,就与工商界人士一道开始了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探索,并以永不做官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为了发展职业教育,他曾不畏艰苦,足迹遍及国内25个行省,并先后考察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地。这样一位注重调查,注重事实,并坚持“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不右倾,不左袒”的民主人士,在1948年1月的一次民建组织秘密集会时说出“我们应该依靠中共,并与中共取得联系”的话语。

  我每次看到这一点,总会陷入长久的沉思:究竟要怎样的际遇才使得这位刚正不阿的中间派民主人士,放弃了他终身不愿为官的初衷,毅然带领着民建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并在他73岁高龄时,出任第一届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长。是内战时穷苦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处境?还是那震惊一时的沧白堂事件和校场口事件?是那数千爱国民主人士和革命青年的鲜血?还是被迫解散民盟的无奈?是他和其他民主人士奔走在国共两党间,祈望两党合作的希望破裂?亦或是他“中华又见战云开,谁为生灵请命来”的悲天悯人情怀?期间种种,沿着黄老先生一生走过的轨迹,从追随孙中山的反清倒袁,到教育救国和探索“中间道路”。不难看出正是这期间的一次次挫折、一次次教训使得他和其他民建先贤人士擦亮了眼睛,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比较,终于在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后,在上海召开民建常务理、监事联席会议,一致通过“赞成中共‘五一’号召,筹开新政协,成立联合政府”的决议。放弃了民建最初成立时“不右倾,不左袒”的中间路线,接受中共领导、与中共团结合作的立场,并明确宣告“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

  “做官是做人民的官,是做人民的公仆。”“做官不是为了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做事。”这是黄炎培先生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和轻工业部长时,面对他儿子黄大能的疑惑做出的回答。在他看来,人民政府是人民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自然不能不做。原来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操既在气势磅礴的文字里,更在尘世间最寻常的言谈里。唯有心存国家,心存人民的人才会在拒绝袁世凯和蒋介石的多次封官许愿,并一次次婉拒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三顾茅庐后,又高龄出仕还能如此理直气壮回答。

  做官不为权力只为人民,只为人民大众的疾苦,这种品质在历经时光的洗涤后仍然闪闪发光。正是有了许多像黄炎培先生一样刚正不阿却又爱国爱民的人物,中国才能屹立在民族之林,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今天,做为后来者,也许我们没有黄炎培先生那样的机会,但若要为官,应该以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为前提,继而为中国的发展奋斗和奉献一生。

  黄炎培先生一生经历了腐败的清王朝、军阀战乱的民国、蒋介石独裁的旧中国和社会主义新中国,见证着历史,也代表着中国近代以来先进知识分子为民族振兴而不懈求索的曲折历程。他的风范犹如一轮暖阳,永远照耀在我们后来者的前方。